9月29日“國十條”加強版出臺;10月15日,廣州市宣布地方樓市調控細則,限購限貸同行,限購期持續多久未知;10月19日,央行突然加息,100萬元的20年期住房貸款月供多給115元,3年多以來的首度加息引發加息周期的憂慮。樓市調控措施一浪接一浪,廣州市房地產中介人士表示,新政出臺一周,廣州市整體睇樓量下降三成左右,部分地區跌幅達50%,盤源減幅非常大;業主惜售趨勢嚴重,買家入市遲疑,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成交量會有所下滑。
雙拼戶型銷路受阻 業主要求一次性付款
近年受“90/70”的戶型制約,一些樓盤出現雙拼打通的大戶型,一套房有兩個房產證。中原地產沈翠梅表示在限購令下,每戶只可新購住房一套,而雙拼戶型則是持有兩個房產證,買家一買就要買兩套。故此,不論客戶之前是否已經購房,均無法購買這類住宅物業,未來這類戶型合并單位的銷路將會受阻。
三套停貸,二套房貸政策嚴格執行,也導致貸款受限和業主指定要求一次性付款的現象。沈翠梅表示,該行有一客戶,已經支付了部分首期給業主,人也已經搬進新房,就差過戶了。現在嚴格執行住房信貸差別化政策,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必須要50%,該客戶只好到處湊余下的首期款,幸好業主也愿意寬限一下。
據合富置業穗花分行主管黃健玲表示,業主在成交時也會挑選買家,要求與一次性付款的買家交易,免得貸款的買家會在貸款問題上有阻礙延誤收款。
惜售業主售轉租
滿堂紅金海分店店長趙緯表示,租盤明顯在10月15日后的兩三日內增加了一兩成,尤其是芳草園、帝景苑、華標廣場這類樓盤的租盤增加最明顯,目前以月租金在30元/m2,租金在3000元/月的物業租賃最活躍。滿堂紅匯僑分店的曹先生也表示,匯僑新城兩成放售業主轉為放租。
滿堂紅財富港分店店長何錦輝表示,新政對珠江新城的業主影響較大,原來珠江新城有不少業主是既放售也放租的,現在都改為僅放租不放售,售盤在新政后兩三日內就減少了三四成。尤其是一些自住型的業主,不等錢急用,就更加不愿意在這段時間放售物業了。
地產人士表示,由于有業主放售轉放租,且不少物業在年底租賃期滿,因此市場上的租盤供應比較充裕,租金也沒有明顯上漲。
限外令顯效果 外地買家入市受阻
中原地產天河區高級營業經理陳容華表示,天河北板塊五成買家是外來人口,其初次置業和改善需求參半,現時基本上都是以自住為主。限購令一出,改善型入市受限,有個別初次置業者的購房計劃亦被納稅和社保證明所阻礙。
中原地產荔灣區高級營業經理彭建表示,中山八板塊近年外地買家置業比例逐漸提升,有的樓盤近半數買家為外地人,荔港南灣就是其中一個這樣的小區,新政出臺后,預計會對這些樓盤的成交造成一定的影響。
白云區外來人口為二手物業的購房主力,中原地產白云區高級營業經理沈翠梅表示,白云區有五成的二手買家為外來人口,限購令中強調外地人購房需提供在穗一年以上的納稅證明和社保證明,這對于外來買家具有一定難度。因為區域內不少外地買家或自營經商,或所在工作單位未有幫其辦理社保,現時由于無法出示納稅證明和社保證明,受限不能再購買住房,區域的購買力減少必然會導致成交量下挫。
業主惜售嚴重 價格維持高位
中原地產越秀區高級營業經理曾肖曼表示,自新政出臺后,每日分行都會收到很多買家打電話來咨詢新政具體操作,還有問及目前業主是否有受政策影響,調低放盤價。但結果是業主非但沒有降價,而且惜售情況更嚴重了。這是由于越秀區很多業主都是多次置業者,目前限貸、限購的規定,令其再入市的難度加大,甚至已經不能再購房。因此現時業主出手都比較謹慎,價格仍維持在市場高位。
中原地產前進路分行營業經理張桂明表示,業主惜售,一般會以反價來“考驗”購房者。新政出臺后的第一天,中海名都一個192平方米放盤單位的業主把放盤價從380萬元提高到400萬元,隨后購房者追價至395萬元依然不松口。張桂明表示,中海名都成交價已飆升至每平方米一萬八九,但放盤價已高開至兩萬或兩萬一。
據合富置業共和分行主管梁劍波介紹,新政出臺后,業主放盤量有所減少,約有兩成左右的業主反映擔心之后還會有其他政策限制,因此會暫停出售物業。同時近段時間睇樓量也有明顯減少,減少幅度約五成左右,主要減少的是購學位房的買家,這部分買家多屬于二次三次置業,限購令出臺,他們對購房都顯得謹慎許多。
改善型置業集中的華南板塊受限購令影響尤為嚴重。據合富置業錦繡生態園分行主管周艷婷表示,華南板塊首次置業者及購買90平方米以下的買家比例較少,主要以改善型買家為主,現在限購令出臺,至少有五成左右的買家受到影響,很多買家都放棄置業的計劃。業主方面由于擔心售出房產后無法再購房,因此放盤價比之前要高,甚至到價也不愿出售了。
滿堂紅天河公園板塊負責人介紹,新政出臺之后當地并未出現業主放盤增多的情況,反而有一成多原來想賣房的業主惜售。據了解,在這些改為不賣的業主當中,既有被新政誤傷的改善型買家,也有投資客,無一例外受到了限購令的影響。(記者李鳳荷)
參與互動(0) | 【編輯:林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