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九月十九日電 (記者 陳建)今年“十一”黃金周,廣州樓市預計可售房量有二點八萬套,其中新推樓盤十二個、共一點三萬套住房。據專業機構分析,鑒于多方因素支撐,預料“十一”黃金周房價漲勢難減。
經緯地產項目發展及研究部的分析指出,廣州樓市已進入高房價時代,“全市為樓狂”的榮景不再;市區供應青黃不接,外圍大盤爭當廣州樓市的主角,將推動黃金周樓市的價格進一步上揚。
最新資料顯示,九月上半月的全市十區成交均價首次突破萬元/平方米大關,達到一萬一千多元/平方米,而買家入市的步伐卻沒有明顯慢下來的跡象。房價收入比、租售比等眾多經濟指標也都顯示,廣州房價已經是不可承受之重,但為什么房價還是一路飛漲呢?
專家分析認為,房價飛速上漲,將大部分人擋在了一手住宅市場之外,導致成交量明顯下滑。但始終有一批人,他們持有一套或多套物業,其自有物業的價格上漲,可以大大抵消購買新物業的額外增加成本。于是,一個高房價下的“購買力循環體系”便初步形成了。
當然,這個循環體系并不是封閉的,在股市、產業等其他領域取得財富的新貴便是新鮮血液。由于“多套物業的持有者”與“財富的擁有者”高度重疊,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房價上漲帶來的購買阻力被部分程度地化解了,而社會的財富日益“房地產化”,并被越來越多地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
房價屢創新高,對成交量產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卻并沒有放慢前進的步伐,這說明樓市的購買群體已經以物業的持有者為核心。經緯地產項目發展及研究部的調查數據顯示,當前樓市二次及多次置業者的比例在七成以上。
年初至今,政府并未出臺如“新八條”、“國十五條”這樣嚴厲的樓市政策,雖已五次加息,七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但對穩定樓價的作用不明顯。從已經執行的樓市政策來看,多半對首次置業者的影響大,而對二次及多次置業者的影響甚微。在樓市的核心客戶已經是二次及多次置業者的情況下,這樣的宏觀調控很難有大的建樹,反而會為難不少真實的買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