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世聯地產研究報告顯示,9月份深圳一手房成交量急劇下挫近2/3。“與七、八月份相比,深圳樓價跌幅明顯增大,特別是一些豪宅投資客開始砍價出貨”。有統計數據甚至表明,9月份深圳豪宅樓價平均跌幅達15%(據《中國經營報》10月21日報道)。
有評論將近來深圳樓市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現象,歸功于國家第二套房貸款政策的出臺(深圳比全國更早實施這一政策)。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說第二套房貸款政策能完全打壓房價,房貸新政的效果究竟如何,還有待于觀察。
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幾乎是國家每出臺一項新的調控房價政策,都只是短暫地讓房價有所波動,但一段時期后,房價不降反升,甚至愈來愈猛,一直發展到今天的高不可攀的境地。比如,有關部門規定,個人將購買不足兩年的住房對外銷售,應全額征收營業稅。國內大多數大中城市在營業稅出臺后,二手房成交量經歷了3個月的連續下滑,但在半年內又回到了正常水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由于市場的需求旺盛,賣房者很輕易就將成本轉給了買房者。所以,對于房貸新政的效果,我們暫時只能抱著謹慎的樂觀。
并且,房貸新政的本身能持續多長時間也是一個疑問。比如對于“第二套房”的認定標準,監管層傾向于認為“夫妻雙方只要有一方仍有房貸未結清的,再貸款購房需算作第二套住房”,四大國有銀行也支持這種標準,但上海多家銀行卻表示,以“戶”為單位存在認定難度,以個人為單位認定第二套房或將成為滬上銀行主流。如果標準不統一,那么在競爭中的利益就不均衡,到頭來,各家就會傾向于更寬松地解釋“第二套房”的認定標準,標準就會越來越寬松,最終就可能將政策的調控的努力化解于無形。
其實,房價的攀升,跟“炒房團”的投機有關系外,與目前的市場資金流動性過剩有莫大關系.。當前,居民手中的儲藏資金充裕,但是物價不斷攀升,最新出臺的9月份當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約為6.2%,低于8月的6.5%,但是比較去年同期增長4.1%,形象地說,老百姓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在這種情形下,老百姓就不斷地將手中的錢投向股市、房市,以求得保值、增值,導致股市、房市資金不斷涌入,股市與房市虛火過旺。因此,如果不解決市場資金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很難想像,光靠一個第二套房貸款政策,就能打消老百姓投資于房產保值、增值的熱情。
因此,對于國家第二套房貸款政策的出臺,抑制房價的效果目前還不能過于樂觀,我們不妨多加分析,多觀察其效果,同時結合研究其他調控措施,大力拓寬老百姓的投資渠道,解決投機過度和市場資金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如此才有可能產生長效抑制房價的效應。(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