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關于“房地產市場拐點是否出現”的話題廣為媒體關注。先是有報道說深圳房價下調了百分之三四十,廣州隨后也跟進;緊接著就是有關房地產大佬的表態,說房地產市場已到拐點,房地產企業面臨洗牌。仿佛是為了印證這一判斷,近來房地產股價也出現大幅下跌。這一切似乎都說明,房價已經扛不住了。
對于那些急于買房又買不起房的人來說,這確實是個好消息。不過且慢,當你實地跑上幾個樓盤后,發現情況并非如此。
記者在最近的三周,跑了北京的八九個項目,發現新盤的價格并沒有下降,有的報價還在上升。新開樓盤的不少好一點的戶型,開盤時售樓小姐就稱已經被內部預訂。二手房市場也在升溫,有的房主對動輒二三百萬的總價,連貸款都不予考慮,要求一次付清,至于中間的稅費,更是要買方一人自負。記者打電話和深圳、廣州、上海的同行求證,都沒有房價明顯下調的結論。只有一點可以肯定,新開樓盤的成交量已經急劇下降,套用一句股市的話,就是交投清淡,觀望氣氛濃烈。
樓市拐點是否已經來臨?記者以為,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
首先,本輪房價上漲的基本因素沒有改變。盡管目前的房價確實已經很高,像北京五環內的新盤已經到了15000多元每平米,局部樓市泡沫確實存在。但中國城市化運動遠未結束,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依然強烈,老百姓對住房的需求很旺,目前的觀望只是對前期房價急劇上漲的修正。有研究機構統計,北京今年1-11月房價上漲超過50%,短期內如此巨大的漲幅,有所調整也屬正常。
其次,政府對土地的收縮和開發商拿地的市場化,直接拉高了房產成本。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供地減少,地價越拍越高,二手房交易費用的增加并沒有抑制住投資客對樓市的炒作,相反卻直接推動了二手房的價格上漲,如此調控焉能有效?
第三,政府興建經濟適用房的嚴重滯后,對平抑房價只能是杯水車薪。應該看到,中國經濟經過30年的蓬勃發展,有一部分人已經先富起來,大量的中產階層正在形成,人們對住房的需求已不是簡單的居住,國內大量的流動性過剩,不僅推動了股價的大幅上升,同時也直接推動了房價的上漲。尤為重要的是,人們對房價上漲預期的形成,更抑制了房價深幅下調的可能。
記者以為,要真正平抑房價,關鍵在于貨幣政策要收緊。房地產問題,說白了就是一個金融問題。地產商玩的是四兩撥千斤,只要資金鏈條不斷,地產商就敢捂房不賣,上海湯臣一品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如果開發商融資、拿地、捂房的怪圈能得以延續,要想房價有大的下調實在很難。
這個道理不是政府不明白,而是難出手。美國次貸風波已經說明,房地產出問題,銀行也難以獨善其身。如此看來,明年貨幣政策從緊,也會有一個度的把握,不可能一下子卡死。
在物業稅等提高住房者持有成本的政策出臺之前,人們對樓價上漲的判斷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中難以有根本改變。盡管我們痛恨房價上漲影響了大多數人的幸福生活,樓市也正經歷種種所謂的利空,但高房價依舊會在利空中獨舞!(雨木)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