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房價上漲幅度有所放緩
●仍在持續上漲是不爭的事實
●不要夸大按揭貸款斷供現象
●影響土地財政之說站不住腳
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2%,漲幅比5月低1個百分點;環比價格與上月持平。其中,新建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2%,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5%。從政府公布的數據來看,盡管近兩個月國內房價的上漲幅度有所放緩,但仍在持續上漲則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今年前5個月,國內房價上漲幅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
今年房地產市場炒作最熱鬧的問題,有從緊的貨幣政策使得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的斷裂之說,即百日巨變論;有言論認為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會引發銀行體系風險,會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會影響國內住房保障體系確立;更有離譜者,說什么房價的下跌,會引起房奴斷供,土地流拍,地方一級財政將失去土地收入的支撐而縮減公共支出,導致居民沒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可坐,沒有了環境優美的街心花園,甚至低保、學校也難以為繼等等。
居民住房按揭貸款斷供問題,這種現象即使是在深圳,也是極個別的現象。因為,斷供必要的條件是,一是房價下跌的市值遠遠低于購房者要支付給銀行的按揭貸款,這時向銀行辦理按揭貸款的個人才有意愿停止向銀行還貸款,即斷供(不過,這里要把商業銀行對一些按揭貸款人審查不嚴而造成無能力還貸的情況除外,這些風險要商業銀行來承擔);二是個人支付按揭貸款還款能力完全喪失。如果個人還款能力沒有喪失而不歸還銀行貸款,相應的商業銀行一定會通過法律途徑追討。這不是個人想斷供就可斷供的;三是個人斷供最大的受害者是斷供的個人。只有在斷供的收益遠遠大于這種行為成本時,這種行為才會發生。
那么,我們來看上述幾個方面的條件,近年來各地房價都在快速飚升,有些地方房地產市場泡沫很大,比如深圳、上海。但是,盡管如此,國內各地房價根本就沒有下跌過。如果房價沒有下跌,哪里會出現房價市值低于購房者所要支付給銀行的按揭貸款的價值呢?即使今年以來深圳房價一直在下跌,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價下跌達到這種地步的情況比較少。從國家公布的數據來看,當前掀起這輪斷供討論意義不大。
二是假定房價快速下跌,跌到個人歸還銀行的貸款大于個人所按揭住房的市值,也不是個人想斷供就可以斷供的。這就得看個人有沒有還款能力。如果個人有還款能力而不歸還銀行的按揭貸款或斷供,在目前市場的商業化及法律化的條件下,沒有任何一家商業銀行會輕易地允許個人這樣做的。如果個人有能力還款而惡意不還款,那么他一定會受到銀行起訴。而且,個人斷供后的官司頻繁,可能比不斷供的成本還大。
三是個人斷供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如果居民輕易斷供要承擔損失將是巨大的。他不僅要承受已支付首付的損失、要承受已供款按揭貸款的損失以及住房交易費用的損失,而且會嚴重損毀個人信用記錄。在這樣的情況下,斷供個人的損失包括了有形與無形的、現在與將來的等等,綜合在一起將是巨大的。
至于“土地財政”的問題,這是一個十分離譜的概念,它也是中國土地公有制下的產物。在發達的市場體系下,沒有哪一個國家是通過土地財政來保證政府公共支出的。如果地方政府想通過推高房價來獲得土地財政收入,來推高GDP,表面上是對當地居民有利,但是實際上,這種土地財政不僅不利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發展,也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及一些地方居民的利益,為政府官員尋租設租創造了條件。房地產市場的許多問題根源就在這里。因此,土地財政的改革是必然,也是目前中國經濟改革重要方面。
總之,最權威的數據表明,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大勢,并非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叫嚷的那樣嚴峻,反之,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還在進行,只不過上漲幅度小了一些。如果把一些惡意的斷供行為看作是全國普遍現象,那有點太夸張了,不知其用意何在?而國內房價在上漲,豈有什么土地財政的問題?更何況土地財政本身就是問題,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對象。如果要把一個要改革的對象作為既定的目標來討論房價不能下跌,前提都錯了,其結論能對嗎?
(作者易憲容 為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