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和銀監會前天聯合下發《關于金融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嚴格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其中,禁止金融機構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專門用于繳交土地出讓價款的貸款;對國土資源部門認定的建設用地閑置2年以上的房地產項目,禁止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或以此類項目建設用地作為抵押物的各類貸款(包括資產保全業務)。業內人士指出,此舉表明了中國人民銀行及銀監會嚴格控制房地產信貸風險的決心,同時也為杜絕開發商囤積土地。也有專家對這種“保金融、舍地產”的做法并不認可。
廣東省房協理事、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表示,《通知》使得過去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小博大、空手套白狼的企圖成為妄想。同時,也讓部分原本資金貯備不足的中小開發商的資金鏈被砍斷。“這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政策的收緊會導致房地產行業的重新洗牌,大的開發商憑借自身雄厚的資金儲備和多渠道的融資平臺能繼續傲視群雄,小的則有可能面臨淘汰。”趙卓文分析指出。
合富輝煌市場研究部首席分析師黎文江曾經指出,房地產開發商以往的普遍做法是:先拍下地塊,繳納部分土地出讓金即獲得拍地合同,然后以此為抵押,從銀行獲得貸款,最后將這些貸款用于支付土地出讓金。隨著去年10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階段,地塊多次出現“流拍”現象,被開發商用于支付土地出讓金的銀行貸款風險驟增,《通知》的要求將規避這方面的風險。
寒桐(廣州)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世同并不認同這種“保金融、舍地產”的做法。“房地產與金融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棄‘房’保‘金’到頭來可能是‘房’、‘金’一起垮。”他認為,銀行一直存在“只收不貸”的傾向,《通知》更是掐斷了擱置多年土地的房地產開發商在銀行獲取貸款的可能性。在資本市場低迷、融資手段嚴重匱乏的今天,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狀況將越來越嚴峻。過分的限制貸款會使得開發商資金難以到位,有可能導致爛尾樓、爛尾地的增多。(趙燕華 林泓)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