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后中國樓市的走向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盡管房地產1月至7月投資增幅超過30%,但樓盤銷量增長下降,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
奧運會后中國樓市的走向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盡管房地產1月至7月投資增幅超過30%,但樓盤銷量增長下降,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
開發商欠稅的一個重要理由是資金緊張。當然。房地產業有其特殊性,按照有關規定,企業所得稅一般是預收25%,到年底再結算。近來樓盤交易量下降,現金回流有限,開發商資金鏈繃得較緊,這也是客觀原因。
然而究其根源,還在近幾年樓市的非理性上漲時,開發商瘋狂拿地。業內人士反映,前兩年不少開發商在暴利驅使下爭相貸款,高價拿地,巨量資金被積壓在土地上。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網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住宅期房及現房簽約總量為4萬余套,下降幅度接近40%。樓盤銷售不樂觀,企業償還稅款的能力肯定微乎其微。
銀河證券的有關專家表示,按國家稅收征管法,欠繳應納稅款的納稅人所需繳納的滯納金遠遠超過銀行借款利息。一般企業都不愿意欠繳稅款。欠稅的房地產公司有可能僅是項目公司,不排除其目的是逃騙稅。
2004年、2005年以來,上海、北京等地的房價幾乎是“一飛沖天”,一些樓盤售價動輒翻200%、300%,如今,這些城市一些樓盤的價格也就是調整了百分之幾,房地產企業到底是賺是虧,消費者心中也自有一本賬。
“房價前期持續大幅上漲,超過了大多數購房者的承受能力,供需矛盾越發突出,目前價格漲幅出現回落是市場調整之必然。”中大恒基等一些中介公司認為,當前開發商與其死扛高房價,還不如“隨行就市”,加快資金回籠。
“鏈家地產”市場部研發主任王志偉認為,“金九銀十”期間的樓市成交量有可能環比小幅反彈,也有可能繼續維持不活躍狀態,但不管哪種情況都不會改變市場的調整大勢。
一家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部負責人表示:“現在銀行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非常謹慎,遵循著總量控制、有保有壓的思路來審批。而強化有關信貸政策的目的,在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引導房地產業的健康合理發展。”
剛性需求仍然旺盛 房價理性回歸可期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說,奧運會和房地產市場之間的關聯關系從各國表現看不盡相同,很難得出一般規律。但無可否認的是,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從長遠發展來看是積極的,某種意義上講有擠壓泡沫的作用。
中國的房價在連續10年保持上漲態勢的情況下,開始改變原有運行軌跡進行調整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對于少數房價較高的地區,專家認為:“房價的適當回落是正常的。”樓市走向理性回歸的步伐有多快,主要取決于宏觀經濟的總體走勢。當前經濟運行依然總體向好,無疑為房地產市場逐步走向理性回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看,房地產投資仍然保持較快增長,市場供應結構更加合理。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3196億元,同比增長33.5%,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還高出5個百分點。
央行、銀監會日前聯合下發《關于金融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要求嚴格開展建設項目貸款管理和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禁止向不符合規劃控制要求的項目提供貸款支持,禁止向違法用地項目提供貸款支持。業界人士表示,相關通知是對已有措施的強化,將促進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經濟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在城市化高速發展時期房地產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房地產過度依賴銀行資金,一個地區的房地產總量過大,會導致經濟結構扭曲,內生動力不足。面對市場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地方政府也要適時調整發展策略,矯正以往只靠投資拉動地方經濟的行為。”江蘇常州市鐘樓區委副書記張曉平說。
今年上半年,這個區財政收入主要依靠先進制造業和消費拉動,地方一般預算性收入增幅達到28%,而房地產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由去年的40%降低到了20%。在今年初制定的發展規劃中,房地產業由支柱產業降格為補充產業。在他們看來,房地產消耗大量土地,產出卻是一次性的,需求不可能始終旺盛,追求單位面積可持續產出更符合科學發展觀。
純粹由投資拉動的發展不具有可持續性,需求才是市場的根本動力。一些專家提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階段也是一個理性回歸階段,其“后勢”如何,應該由市場的需求來決定,由整體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來決定。
房貸是反映交易情況的直接有效數據,也是折射市場需求的重要數據。央行上海總部不久前發布的上半年上海市貨幣信貸運行情況顯示:6月份中資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增加27.1億元。這表明市場剛性需求仍然旺盛。只要房價擠壓出泡沫,適度調整,需求就自然會上升,而保持房地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才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應有的常態。
王一鳴認為,我國城市化率還達不到全球平均水平,在未來十幾年,城市化率每年大概還會增長一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接近五分之一,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記者陳芳 鄧華寧)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