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透視:外資已經嗅到中國樓市危機?
2008年10月12日 01: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2008年10月10日,據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統計顯示,9月上海一手商品住宅(剔除動遷配套房)的新增供應量為120.66萬平方米,成交量卻僅為43.69萬平方米,環比下滑32.8%,創下上海“金九”樓市歷史新低,成交量只相當于2007年同期的22%。在濃厚難散的觀望氣氛中,開發商度過了最冷的一個“金九”。 中新社發 井韋 攝
2008年9月20日,據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土地市場開始進入深度調整階段,房價將理性回歸,今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缺口將高達6730億元,需求萎縮和資金繃緊,預示著房地產商開始進入了行業的調整期,這個過程比一般預想得更為漫長,房價調整剛剛拉開序幕,單純注資救市無法解決樓市根本問題。 中新社發 海安仇穩山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一日電 題:外資已經嗅到中國樓市危機?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近日,內地樓市接連傳出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雷曼兄弟等國際投資機構計劃出售在華物業的消息。在這些早期進入中國樓市的外資基金欲尋機拋售在華資產時,海外投資者也正放緩進入中國樓市的投資步伐。中國樓市深陷低迷已近一年,難道外資已經嗅到中國樓市危機?
自二00三年開始,一些海外投資機構紛紛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并四處出手收羅優質項目,購入金額據不完全統計在三百五十億元人民幣以上。市場人士估計,由于近年中國房價連續上漲,至今市值已經上漲數倍。到今年上半年,海外投行欲借內地樓市低迷之際四處尋覓優質項目,買入意愿仍然十分強烈。
但今年第三季度,在華房地產投資的海外買家明顯減少。相關機構統計顯示,第三季度,曾是外資投資意愿最強烈的上海樓市,也僅有三宗外資購買交易。而早期進入中國的海外投資者也在尋求轉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雷曼兄弟、美林等多家外資投資基金開始通過中介尋找買家,準備出售此前在中國購買的物業資產。
一時間,外資拋售中國物業、正在退出中國樓市的傳言四起。有業內人士甚至猜測,中國樓市艱難調整已近一年,短期內深陷低迷的中國樓市似乎難以自拔,難道外資已經嗅到中國樓市危機?
“一部分投資商早期進入市場,出于自身戰略的調整或者資金需求,對手中持有的物業進行出售或是轉讓,但同時也不斷有新的海外資金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這與各個投資商有不同投資策略及資金安排有關系,既然‘有進有出’,不能一概而論定性為拋售,也不能說是外資在退出中國市場。”高力國際投資部董事黃卓偉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波動和調整,但同時也會給市場帶來投資機會,畢竟從中長線角度看,企業及居民對不同種類物業的需求是強勁而持續的。”黃卓偉說,目前中國仍是世界上少數經濟持續增長的國家之一,在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基本面在惡化時,中國可以成為資金的避風港以及海外企業業務增長點所在。
全球信貸市場的危機使流動資金緊縮,對華爾街的國際投資機構而言,出售物業回籠資金是當務之急。但海外投資機構的集體出售舉動會進一步影響市場信心。
黃卓偉表示,但不可否認的是,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以及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銀行信貸變得保守使融資更為困難,而短期內機構投資者在物業投資上也會變得更加謹慎。毫不疑問,外資短期內會有所觀望,但中長期仍然看好中國樓市,很多海外投資者目前正在做項目儲備,并尋找最佳投資時機,一旦市場情況逐漸明朗,銀行信貸逐步放寬,外資投資機構會有所動作。(完)
【編輯:宋方燦】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