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號稱在“嘩嘩”地賣,一邊暗地里“呼呼”地退,這就是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數據的一個真實反映:北京部分在售熱銷項目的退房率高得有點不正常,沸城的退房率為30.85%,中堂的退房率為21.68%,美利山退房率為11.28%。據業內人士分析,可能有部分開發商在資金“缺血”的時候,通過“自買”內部換手做假按揭騙取貸款,在度過危機之后便尋機退房,準備在樓市回暖之際大撈一筆。
假按揭就像顆毒瘤,每過幾年就要周期性地發作。如今,假按揭“死灰復燃”,又在暗中助推成就了這輪樓市“小陽春”。
“無利不起早”,開發商熱衷于假按揭,無非是看中個人房貸利率比開發商的商業貸款低得多,條件也更寬松,甚至還可以借此推高房價。然而,假按揭對普通民眾和國家金融安全及房地產政策的實施無疑是噩夢,開發商通過假按揭人為抬高房價,民眾面對高企的房價望洋興嘆;而扭曲的房地產市場信號,再次讓“泡沫”鼓脹,金融風險增大,國家的調控政策無法有效實施。
別以為開發商真正“絕頂聰明”,他們能在假按揭上如魚得水,其實得益于某些“內鬼”。某國有銀行負責個人房貸的人士表示,銀行對開發商審查不嚴,是出現假按揭的主要原因。這話客氣了,某房產公司的銷售部前經理譚女士指出:假按揭若沒有銀行內部人員、律師、開發商的配合,一般是很難辦成的。在很多時候,銀行與開發商是假按揭利益共同體,表面上銀行損失了一些利率,實際上,開發商將按揭業務都放在它那里,業務量便大增,況且,假按揭也是要支付利率的。由此,銀監會某些人士表態“一旦發現有此類現象,銀監會將責令銀行進行調查”是靠不住的,這幾輪的假按揭風潮告訴我們,別指望那些做內鬼的銀行能自查自糾。
銀監會加強監管應該是多方面的,比如辦理按揭時,不是要求購房者提供單位的收入證明,而是實實在在的納稅證明;比如,對于提供身份證配合開發商搞假按揭的,發現后上銀行信用“黑名單”;此外,銀監會也可以會同律協、消協等多個部門,發現律師和會計師等為開發商為虎作倀,也給他們相應的執業懲戒。
司法機關在遏制假按揭上也可大有作為。法院應當判決合同無效并返還不當得利,及時通告有關監管部門。檢察機關也可以嘗試通過提起公益訴訟的手段,來對這種假按揭合同提起合同無效之訴。(評論員 楊濤)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