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有一個浙江老鄉投資的地產項目,所有手續齊全,目前有2000萬元的資金缺口,投資或者參股都行,你看看家鄉的親戚朋友,有沒有手頭有閑置資金而且有意向的,一定要快”。5日,在河北做生意的浙江商人李先生向數十位老鄉發出了上述融資短信。
在大城市房價高企溢價空間有限、二三線樓市漲聲不斷的背景下,一向善于挖掘炒作素材的浙商資本,開始陸續向二三線城市樓市進軍。
一線樓市投資回報變小 二三線城市涌動浙商資本
在屬于二三線城市的河北石家莊、衡水、保定等地,目前許多商業、住宅項目,都是浙商資本投資的,僅在石家莊就有萬象天成、金世界等四五個在建或在銷售的項目。
而其他省這種跡象同樣明顯。在河南,一座由浙江民間投資40億元、占地5000多畝的國際小商品城,在河南省滎陽市大張旗鼓地動工興建。
幾乎在同時,由23位浙江老板組成的商鋪投資團飛抵成都。在一周時間里,投資團共在川內投資上千萬元巨資購置商鋪,掀起一股投資熱潮,其成員大多來自溫州、寧波、臺州等地。“現在北京、上海一些樓盤的投資回報率已經降到了10%以下,有的項目甚至低于5%,利潤空間太小了,二三線城市的商業地產,空間更大。”身邊圍繞著100多位浙江商人的陳俊對媒體表示。
陳俊是北京浙江企業商會副會長,由其帶領的“浙江投資團”最近把沿京廣、京哈線的省會城市都畫了個圈,還把成都、西安也做了重點標記。大連、青島、廈門、汕頭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也被他們列入了考察重點。
陳俊說,最近他們手頭有幾十個二三線城市的商業地產項目,他們選擇了五六個,做重點跟蹤,因為隨著一線城市的房價高漲,最近浙江商人的投資向二線城市的商業地產轉移跡象很明顯。
這種涌動在全國各地樓市的資本有多少?按照浙江省銀監局出爐的一份《浙江企業省外投資情況調查報告》顯示,有3.3萬個浙江企業在省外投資額達3000多億元,而其中投資地產的資金占了一半。也就是說,有接近1500億元的浙商資本活躍在各地樓市。
經營實業處困境 浙商資本無處安放
去年以來,不少浙商因在山西遭遇煤礦關停重組而轉投海南樓市。大量資金的涌入,爆炒和推動了海南房價的飆升,個別樓盤已賣到7萬元每平方米。隨著這些城市樓價上升空間的減小,轉戰二三線城市的浙商資本越來越多。
這些熱錢的涌入對于各地樓市泡沫泛起的副作用已無需贅言,諸多二三線城市地產的飆升在一定程度上是江浙民企助推的。而另一個需要我們關注的事情是,這些浙商資本在成為熱錢之前,都是投資于實業的,珠三角地區企業在經營中都遇到諸多瓶頸,使得這些經營者腰身變為了熱錢的操盤手。“開廠不如蓋房,蓋房不如買房,買房不如炒房”,這種理念下,造就了浙商數量巨大的投資樓市和炒樓游資的身影。“這兩年,也只有房地產業保值增值的潛力最大。做外貿的浙商,基本上很慘,倒閉的,破產的,巨虧的都有。股票基金,就是一串數字上上下下,總是不實在。前幾年炒煤的浙商也不少,現在也都賠了。溫州一個很大的鞋廠的老板,投資小煤窯,投資失敗,價格行情波動,出了事故,現在又面臨整頓。最后房地產成為了不二之選。”
上述在河北做生意的浙商李先生對記者表示。他在老家的弟弟,企業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電力缺口。“廠里邊都是兩路電線,根據時段實行不同的峰谷電價,用晚上的廉價電就總是跳閘,因為大家都在生產,用白天的高價電,生產成本高到沒有利潤”。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選擇了停產撤資。
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外貿訂單沒有恢復到危機前水平,而用工荒始終揮之不去,“訂單少,就遣散了不少職工,有了訂單在招人就招不上了”,李先生表示。
李先生還說,不僅在長三角,還有許多浙商在海外諸如迪拜等地的資金陸續撤回,也加入了炒房大軍。
巨資需要疏導 或有益房價趨穩
采訪中,專家表示,浙商手中有如此多的財富是改革開放的福祉所致,本身是好事。在資源配置等許多方面,那些民營企業也確比有些國有企業效率要高得多。不過,一個經濟體是否健康的標志之一,就是資源是否被配置到恰當的領域。
在國際金融危機逐漸消退的背景下,這些規模龐大的浙商資本沒有進入實業經濟,反而是從實業撤出轉道進入樓市,這種投機之風的盛行,不得不讓人對經濟復蘇的質量有所擔心。
資本天生有逐利的特性,無可厚非。對于浙商熱衷于炒房,不能完全責怪浙商資本的投機,在通貨膨脹的預期下,炒房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專家表示,政策必須有針對性地對浙商資本加以調整和疏導,應該檢討政策引導上的缺失。
如何處置這些熱錢?相關專家認為,一方面是要將鐵公基、金融、電信、水利等許多壟斷行業向民營資本開放;另一方面,就是要給受到經濟危機重創的民營企業創造更為寬松的硬件和政策環境。這,對于抑制二三線房價過快上漲,乃至整個后危機時代中國經濟的恢復都是十分重要和有利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