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飛速發展的歷程中,由于我們對區位、開發商或相關產品并不熟悉,時常陷入這樣那樣的誤區,帶來或深或淺的購房教訓。事實上,不管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園林規劃還是華而不實的水景設計理念,不管是形同雞肋的入戶花園還是令人煩惱的錯層陽臺,在樓市某個時期都曾經風靡一時,但最終未能經受住時間的檢驗,成為購房中的一大敗筆。調查消費者前10年的購房歷程,本報記者總結出由區位、開發商、產品形態等引發的十大市場教訓,期望能為即將在秋季房交會上置業的購房者提供參考。
教訓
1 選錯區位
購房區位,要緊跟城市發展的方向
小唐和小王是一個單位的同事,同在市中心上班。2001年,他倆幾乎在同一時段購房。經過一段時間的踩盤后,小王以36萬元的總價通過銀行按揭在中海名城購買了一套100余平方米的房子,其主要理由是自己非常看好這個項目的開發商,政府的規劃會往該區位發展,房屋未來的升值空間很大。小唐則認為這里形同“農村”,過于偏遠,最終以23萬元左右的總價在北一環附近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二手房,理由是能住在市中心、小區環境不錯、現房即買即住、價格便宜。
5年后,小唐發現這套房子不適合自己的居住需求而重新置業,這套二手房的成交價不過50萬元。而小王當初所買的房屋價值已升到了100萬元。小唐跟著也在中海名城買了一套100萬元的房子,就因為選錯區位,他比小王多付出了數十萬元。
專家點評:購房如何挑選到更有升值空間的區位?21世紀不動產成都區域分部總經理助理舒寧表示,買房選區位一定要看清政府的規劃和城市發展趨勢;其次要看居住小區的大環境和小環境是否舒適;再次要看該區位交通是否便利,比如生活條件是否完善。從長遠的眼光來看,盡可能選擇政府已重點規劃的具有發展前景的居住區,盡可能買到地鐵、快鐵沿線且性價比較高的優質物業。
教訓
2 選錯品牌
看開發商,須注重品質與責任
2004年,確定購買一套房子的譚小姐經過多次考察后,非常看好萬科城市花園和附近某開發商開發的A盤。當時萬科城市花園開盤均價約為4000元/平方米,但A盤僅為3000元/平方米。考慮到買一套上百平方米的房子可以節省十幾萬元,譚小姐再三猶豫之下最終選擇了購買A盤。居住了兩年多時間后,譚小姐便發現所在小區不僅環境差、物業管理不善,而且所買房子質量很有問題,只好再次置業。但令譚小姐十分郁悶的是,所購房子的銷售成交價僅為4500元/平方米,但萬科城市花園的價格卻超過了7000元/平方米。
專家點評:富房不動產相關負責人認為,開發商的品牌差異與物業管理水平,對房屋后期的升值空間影響是非常大的。一個優秀的品牌開發商所精心打造的樓盤,比周邊普遍樓盤的價格往往要貴得多,但由于房屋品質與物管水平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后期升值空間懸殊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大。因此購房時要盡量選擇重責任、信譽好、物管水平較高的開發商。
教訓
3 園林陷阱
選擇園林,切忌片面“貪貴求洋”
2006年,成都樓市開始刮起了一股“洋氣十足”的園林風。當年,市民蔣女士看中了羊西線一個自稱是“南亞風情”的大盤,最令她心動的是,該盤以300萬元的巨資引進了一大批的假檳榔,而且還種植了大量名貴的樹種。未料一年多的時間后,這批假檳榔因水土不服全部枯死了,而密集的綠樹又招惹來了大量的蚊蟲。
專家點評: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深植物專家稱,近年來成都社區園林景觀的各種流派風格泥沙俱下,很多社區景觀真正帶給業主的感覺是“照貓畫虎”。當前大量的樓盤盲目依照“什么時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則,進入片面追求樓盤品質的誤區,有些開發商片面追求名貴樹種或“洋植物”,但很多熱帶植物都是“大家伙”,又是長途運輸,不易成活,在后期維護上也存在大問題,無法幫助這些熱帶樹種安全過冬。在資源配置上應充分體現自然規律,多打“鄉土牌”,力求實現更大的居住價值與高水準的審美情趣。
教訓
4 水景敗筆
選擇水景,需警惕水景變“水患”
2007年,喜歡親水的小劉被城東某樓盤的一則廣告所吸引———“成都最大的親水社區”。據介紹,該小區水景面積寬達10余畝,各種各樣的水景應有盡有。然而,交房入住不到半年時間,小劉發現小區池塘里的水開始發臭,此后開發商基本沒換過水,當初美麗動人的水景反而成了小區景色的一大敗筆。尤其是到了夏天,死水更是奇臭無比,所招惹的蚊蟲更是令人難以忍受。
專家點評:成都市水資源專家表示,上世紀90年代盛行于歐美的現代水景住宅設計之風,隨著全球水資源的枯竭和短缺已被發達國家所拋棄。然而,近兩年成都卻涌現了大打 “水”牌的樓盤,水景成為不少開發商的營銷利器。但事實上由于很多水景項目設計上比較“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水源問題。水景應當是一種點綴,希望購房者在選房時要盡量考慮周全,對耗水量較大的樓盤更要慎重。
教訓
5 “入戶”誤區
入戶花園,要注重美觀適用
2006年8月,楊先生在選房過程中得知,購買帶有入戶花園的房子當時非常流行。根據朋友介紹,他來到城西某大盤看房時發現,這個樓盤基本上每戶都設計了寬大的入戶花園,便當即買了下來。在當時看來,入戶花園最大的益處是入戶前在入戶門與客廳之間形成過渡,使客廳不與外界直接接觸,增加了家庭的私密性;將花園帶入每戶居室內,出門或回家前都能欣賞花園美景。此外,入戶花園還能享受半贈送的面積。
然而,當楊先生收房裝修后問題就出來了。首先,入戶花園裝修異常講究,給植物澆水時極易滲水,浸濕樓上樓下的帶電線路,容易釀成安全事故。同時,濕景的水難以自動循環而易于招惹蚊蟲,滋生細菌。其次是入戶花園光線較差,無法給花草供應充足的陽光,但植被和花草卻非常講究。再次是中小戶型的入戶花園往往不具足夠的寬度,放鞋、雨傘等物后很擁擠,行走不太方便。此外入戶花園改造帶來的質量隱患也讓物業公司大傷腦筋,隨著樓齡的增加,隱患是不堪想象的。
專家點評:中國建筑西南設計院總建筑師趙擎夏教授稱,入戶花園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深圳、廣州等沿海一帶,此后逐漸吹入內地,2002年出現在成都樓市。然而,成都平原位處盆地,光線及日照都很有限,并不適合做入戶花園,尤其是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入戶花園太浪費面積。這種戶型在功能上存在著誤導消費者的嫌疑。當前這種戶型已不新鮮,提醒購房者慎買入戶花園。
本報記者 萬金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