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貸”新政出臺后,公積金貸款什么時候實施新政一直為購房人和社會各界關注。記者昨日從住建部獲悉,住建部正在緊急研制公積金二套房貸新政細則及具體操作細則,近期將公布實施。而針對有關“商業貸款從緊,公積金貸款是否會短期激增”的猜測,北京公積金中心相關負責人昨天也表示,盡管公積金新政細則尚在制定當中,但北京住房公積金貸款暫時尚未出現明顯增多跡象。
“你也看到了,現在幾乎成交為零,哪來的公積金貸款增多?再說,北京公積金中心也早就表態了,公積金二套房貸新政細則也已經在研究制定當中。在大家都認為房價要調整、要降價的節骨眼,沒有人會為了占公積金利率低、相關的二套房貸細則還沒出臺的便宜,而放棄等待房價降價。”昨天,多家二手房門店和售樓處,二手房經紀人和銷售人員如是告訴記者。
買房人的想法也是如此,“不提在房價這么高的眼前,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80萬元的規定根本不夠買二套房,就從目前的形勢看,誰都會算大賬!”購房人郭先生等人告訴記者, “現在,未來幾個月房價要降幾乎成了共識,北京房動輒200多萬一套,降個10%就降了20萬,誰會為了趕公積金低利率而在這個時候買房?!”
而在位于方莊的北京公積金貸款中心,記者看到辦事大廳內,辦理貸款的人明顯比3月記者曾看到的多。購房人張小姐等人告訴記者:“現在來辦的,幾乎都是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前買房的。”北京公積金中心有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暫未出現公積金貸款比例提高現象。”
在他看來,除了眼下不少購房人因等房價下降而不買房外,公積金貸款暫未出現激增的原因有二:一是之前已通過媒體告知購房人,公積金二套房貸從嚴細則已經在制定中。另外一個是公積金不同于商貸。“首先公積金有最高貸款額80萬元的限定;其次,貸款期內,公積金貸款只能貸一套,你要貸第二套,必須還清第一套。也正是如此,這些年來,投資購房人很少有人利用公積金貸款。”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昨天就此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正如北京公積金負責人所講的那樣,公積金貸款購房人投資的少,更多的是解決自住需求的。也正是如此,公積金二套房貸新政細則制定非常謹慎——既要打擊投資的,又不要誤傷為解決基本住房需求而貸款的繳存人。”
該負責人還強調,同時,公積金二套房貸實施細則還要考慮到繳存人的公平問題,即有的購房人之前購房都沒有用過公積金,現在第三套想用了,如果不讓人用,也不符合責權對等原則。也正是如此,該負責人透露,“為讓公積金二套房貸新政實施細則出臺后有可操作性,這些問題目前都在緊密研究當中,上周已經召開過數次討論會。近期將可以出臺實施。”
業界聲音
房地產業協會:房價依然會平穩上漲
本報訊 昨天,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表示,部分地區的房價受“新國十條”影響,短期內可能出現松動甚至震蕩,但長期來看房價特別是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價依然會平穩上漲。
北京大學昨天舉辦了一場房地產論壇,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評價了近期出臺的“新國十條”。他表示,“新國十條”對投機性的炒房抑制效果明顯,由于炒房客集中拋售,目前通州、望京等熱點地區房源增加,購房委托量和成交量均下降,但房價并未跳水,而是處在相持階段。
“新國十條”規定,各地政府要履行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職責,建立“考核問責機制”。朱中一表示,應該對房價漲落幅度制定指標,形成硬性的問責標準。“我贊同部分學者的觀點,借鑒類似GDP這樣的指標,比如房價同比增幅高于20%就該抑制。”朱中一說。
他預測,受“新國十條”影響,部分地區的房價可能在短期內松動甚至震蕩,但長期看房價將穩中上漲。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北京、上海、深圳等東部城市新建住房市場比例將縮小,二手房、租賃房比例增大。同時,“新國十條”既打擊了炒房客,但也抑制了改善性購房,所以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量將比去年下降。
專家觀點
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婁剛:中國樓市不會崩盤
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婁剛26日在上海表示,目前中國的高房價對中國經濟發展存在三種抑制,未來房價若在一定程度內下跌,將不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長。
婁剛表示,目前,高房價對中國經濟產生了抑制消費、抑制生產要素、抑制投資等三方面的負面影響。首先,高房價支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抑制了居民消費能力;其次,高房價使得大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增加了企業在招工等方面的生產成本,抑制了企業生產要素;另外,在房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商捂盤惜售,開發建設的速度放慢,使得固定資產投資被抑制。
對此,婁剛表示,若中國內地房價未來在一定程度內出現下跌,將不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增長。他認為,高房價的下跌,將解決上述三個問題,同時由于中國房屋銷售的首付比例較高,金融銀行系統出現的風險可能較小。他表示,只有當下跌幅度超過房價首付比的時候,銀行信貸系統才可能出現一定的風險。
另外,婁剛認為,雖然房價下降可能導致拋售壓力增大,但由于前期中低收入者對商品房仍有大量剛性需求,因此房地產市場并不會出現“崩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