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素稱“粵劇曲藝之鄉”。以八和會館為中心,恩寧路一帶都是歷史名藝人的居住地,其中就有張活游。這個曾突破東南亞票房紀錄的電影演員。
上個世紀50年代,演藝事業到達鼎盛時期的張活游返鄉,在恩寧路購下兩處物業:一處在恩寧路永慶一巷,因在李小龍故居的對面而為人熟知;另一處卻位于恩寧路僻靜的十六甫西二巷。
半個世紀過去,那棟鮮為人知的洋樓卻完整依舊。亦中亦西的老房子里,后人仍珍藏著張活游當年的劇照、戲籠和丁字形的戲服衣架……
城市探秘
永慶一巷故居早已變了模樣
動工拆遷后的恩寧路日益冷清。我是請了83歲的“西關大少”鄧圻同老先生引路,一路兜兜轉轉,才找到張活游的第一間故居,永慶一巷10號。洋樓卻早已變了模樣:改批了細石米的外墻幾經風雨,顯得灰灰暗暗。三層的磚木結構房被分租給多戶人家,統一裝上了鋁合金窗和防盜鐵門,已看不出原有洋樓中西結合的設計特色。
轉入十六甫西二巷探訪,卻有了意外的收獲:位于23號的小洋樓仍保留著上世紀50年代的風貌,鱗皮玻璃裝嵌的西式鋼窗向上開啟,外墻裝飾考究,竟是將細碎的彩色玻璃片打磨后壓入水泥批蕩,條塊分布,點綴著整棟外墻。
守在洋房里頭的就是張活游的女婿葉兆柏。清瘦的老人趿拉著一雙拖鞋過來開門,笑容滿面。他也是粵劇名家,師從薛覺先、白駒榮,自1959年與張活游的女兒結婚后搬入此處,已經50年。
揭開面紗
裝修風格沿用半個世紀
“這兩棟樓還是羅品超親自挑選!”葉兆柏領著我們入屋,1959年,與張活游的女兒張玉珍結婚,就搬了進來。他指了指二層北側的一個房間:洋樓已經住了兩代名人,張活游的兒子“白頭佬”楚原,執導了《愛奴》和《72家房客》的香港名導,就住過這一間。
半個世紀過去,這里的裝修設計卻從未改變。“西關的古洋樓,中西合璧!”
葉兆柏用力一掀客廳里的塑料地毯,露出了一大片斑駁老舊的木地板,竟是最昂貴的柚木!“現在連白天鵝賓館都找不到!”
希望能把整個故居保留
上個世紀50年代,張活游喬遷新居時搬入的整套昆甸木家具,包括梳妝臺、衣柜、茶幾……全被一一保留。洋樓只是在“文革”時期遭過一次災。葉兆柏嘆道,數十個紅衛兵闖入后,將整棟洋樓里最值錢的一套酸枝家具當成了“四舊”,清走搬離。不過,另有一件東西卻因為笨重難以搬動,保存了下來。
“這個現在連羅品超都沒有!”在樓梯底下看到了一個大戲箱,近1米高,1米長,半米寬。整個廣州,現在就只有荔枝灣博物館留存了一件展覽。“我們行話就叫戲籠”,里面裝的都是戲服。
這個大戲籠就是張活游剛從八和會館畢業時購置,后張活游奔赴各處表演,大戲籠也跟著“走南闖北”。恩寧路拆遷,洋房被劃入了紅線范圍內,戲籠卻“無處容身”。佛山瓊花會館的人員還曾就此詢問,希望能將牛皮“戲籠”移入佛山的粵劇博物館展覽。葉兆柏卻猶豫至今:“我更希望政府能將整個故居保留”。
知情者說
張活游媽媽的磨石也保留了
“這里的一切都太貴重!”葉兆柏笑道,恩寧路動遷,就有香港的同胞一路尋來,上門探訪。他對屋子里的一切更是珍愛如寶:即便是用爛了的老書柜,也被搬到了雜物房里儲藏起來,不敢輕易扔掉。洗手間里還發生過一段趣事:漏水的洗臉盆是上個世紀50年代從國外進口,修理工俯身一看,卻被盆底的牌子標識嚇到,“賠不起!”竟小心翼翼,不敢碰觸。
我們上門探訪的那一日,葉兆柏走入廚房里翻找,還翻出了一塊老磨石,“這是張活游媽媽用過的,也有100多年!”
記者手記
家家有白燕,滿街張活游
“家家有白燕,滿街張活游”。他出演的角色已經深入人心。這個從西關走出來的著名表演藝術家,一生拍戲230多部,還曾倡導過香港的“粵語情節片運動”。不過,老廣州記起他,卻是因為恩寧路的連片拆遷。整條恩寧路就是“粵劇一條街”:八和會館四周,就有小飛紅、馬師曾、蟾宮女等大量名藝人的曾住屋群。“拆”令一下,有關此前的記憶也將被推倒。
在張活游的故宅里住了半個世紀,女婿葉兆柏卻是不舍:這里的小洋樓保留完好,有萬花筒玻璃外墻、西式的鱗皮玻璃窗、還有近1米高的大戲籠……能否留存下來?
本報記者 陳淑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