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開始,國內房價環比出現連續上漲,業界開始討論這是否是房地產業回暖的明確信號。那么,今年的樓市熱度能持續嗎?現在是買房的有利時機嗎?
房價為何持續走高?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動樓市銷售價格不斷攀升?專家認為,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通脹壓力助長房價攀升。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認為,流動性的大量增加,必然使得股市和樓市價格大幅上漲。盡管現在沒有出現通脹,但不等于今后沒有,這導致大家為應對通脹不約而同地選擇不動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也表示,目前中國房價還在上漲,跟信貸政策有關,目前的需求,更多是一些公司和投資者擔心通貨膨脹而進入房市。
第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救市行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全國已有17個地方政府推出減稅、貨幣補貼及降低準入門檻等一系列積極的利好政策。一方面降低購房成本,另一方面也大量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如廣東省出臺的“粵15條”,更是允許開發商緩交土地出讓金,在銀行信貸放松之前,扶了開發商一把。
第三,在開發商降價和宏觀政策利好的驅動下,去年積累的剛性需求得以釋放,促成此輪反彈。但在去年積累的剛性需求消耗殆盡之后,中國房地產市場依然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
第四,部分開發商的降價行動促成了此輪樓市反彈,此輪熱銷的樓盤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性價比高,老盤大幅度促銷,新盤的開盤價一步到位,普遍降了10%-20%。價格調整到位的、性價比高的地區和樓盤,回暖力度就大。
專家認為,從長期來看,樓市的真正回暖有賴于兩個主要根本推動力:中國實體經濟的整體復蘇以及房價的合理回歸。樓市真正的堅挺需求仍然在于剛性購買。
樓市是否已經復蘇?
今年的樓市,從“小陽春”到“紅五月”,逾萬億的成交額預示著中國樓市的回暖。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認為,國內房地產市場已開始實質性回暖,且中國強勁的經濟增長前景,將有助于房地產投資增長的可持續性。“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加速,將使房地產業在宏觀經濟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李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房地產的建設與銷售,拉動了不少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需求,房地產業的投資增長力度將是整體投資增長可持續性的重要標桿。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香港)副總經理沈建光預言,房地產投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取代基建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
“目前樓市的回暖具有兩大特點,一是消費需求從剛性需求的釋放向投資需求擴散,這表現為二手房交易有所降溫的同時新房和別墅交易升溫;二是開發供應的去存貨化速度快于預期。因此樓市的回暖的確不是虛假的小陽春,而是新一輪盛夏的前兆。”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鐘偉認為。
數據顯示,今年5月,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武漢、杭州、天津和廈門八大城市成交量保持平穩,成交量同比增長45%-259%,平均售價總體環比上升,最高達到11%。上述數據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房市回暖”的判斷。
但質疑之聲同樣存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數字雖然體現出了市場近期的暖意,但從整體市場形勢來看,仍是基于去年市場整體銷售過低之上的銷售反彈,是部分剛性需求的釋放,屬于正常的市場自我調節,不能看作市場就此回暖的信號。”
上海盛基集團公司副總裁朱詠敏也表示,房地產回暖并不是看豪宅賣了多少,而是要看以下三個重要指標:一是世界經濟全面復蘇,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持續上升;二是土地交易量持續上升,存量面積減少;三是房產成交量與交易價格在一定時間內的相對穩定性。他說:“房產是彈性價格較大的一種商品,除了有周期性以外還有季節性因素,我們不能把銷售旺季的指標作為未來預測的數據,這是荒唐的。”
現在該不該買房?
現在應不應該買房?恐怕沒有一個人能給出明確的結論。目前房市發展還存在不少不確定因素。不過,對于買房者來說,了解整個大環境的趨勢,并對本輪房價上漲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是選擇購房時機的必修課。
對于自住型需求的購房者來說,擔心后市樓價繼續瘋漲,成了購房一個重要原因。不過仍有不少專家認為,當前樓市仍存在泡沫。他們認為,短期來看房價是很難再繼續走高的,因為今年以來銷售旺盛的基礎是購買成本下降,而不是工資上升,一般的老百姓購買力還是非常有限。因此有專家建議,如果買房不是很著急的話,不妨放平心態再等等,至少不要因為擔心買不到房而急于下單。
而對于有迫切需求的自住型買家來說,專家指出,雖然現在買房在短期內有風險,但從長遠來看,房子還是能保值增值的。因為樓市不管怎么調整,總是周期性起伏,這對用于自住的房子來說,影響并不大,關鍵在于怎么選擇。因此購房者不妨多選擇,如果碰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房子,并且作為家庭唯一住房的話,現在買房應該也不會吃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