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官網刊文擔憂房價飛漲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昨日發表署名文章稱,上半年我國房價一路飛漲,不僅“利誘”眾多實體企業殺入房地產業,導致產業發展失衡,可持續性堪憂,更帶來了民生和金融的雙重風險。若房價繼續上漲,勢必影響居民生活,造成嚴重的內需不足,而一旦房價大幅下降,地產金融危機可謂在劫難逃。是升是降,房價已陷入兩難。
高企房價的民生危機
上半年以來,樓市一路看漲并熱度不減。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2%,結束了自2008年12月以來的連續6個月負增長;從3月至6月,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2%、0.4%、0.6%和0.8%,連續4個月出現環比上漲。從范圍上看,6月份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已從3月份的39個上升為67個。房價呈現“普漲”的局面,差別只是漲幅的高與低。
但房價的高漲已成為制約城市居民消費的障礙,給我國當前最為急迫的啟動內需帶來負面影響。文章表示,因為高房價使大多數購房者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只能省吃儉用、壓縮消費,從而造成嚴重的內需不足。
記者了解到,5月底央行對全國50個大中小城市城鎮儲戶進行的問卷調查也證實了這種擔心并非多余。調查結果顯示,居民購房意愿低位徘徊,超過6成居民認為當前房價“高,難以接受”。47%的城鎮居民在安排支出時選擇“更多地儲蓄”,比上季提高9.5個百分點,是歷史最高水平;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僅有15.1%的城鎮居民選擇“更多地消費”,比上季下降14.6個百分點,已降至歷史最低。
在出口偏冷、亟須通過擴大內需來刺激經濟的時刻,高房價的擠出效應,將成為制約消費啟動的最大阻力,房價高企已經嚴重影響到當前的民生經濟。
房價下跌或致金融危機
房價如果言降,又將帶來巨大的金融風險。據了解,我國房地產開發資金構成與國外相比,存在企業自有資金不足、過分依靠銀行貸款的問題,房地產市場的絕大部分風險系在金融機構身上。目前全國房地產銀行貸款依賴水平在50%左右,而部分大型城市開發商對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程度已高于80%。銀行風險同房價上漲成正比例增加,一旦房價較大幅度下降,地產金融危機不可避免。
房價,何去何從
由于房貸一直被我國銀行界視為優質貸款項目,各大銀行為了爭奪此項業務惡性競爭,不斷降低門檻,已導致房貸規模成倍擴大。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23703億元,同比增長23.6%。其中,國內貸款5381億元,增長32.6%;利用外資243億元,下降29.7%;企業自籌資金8241億元,增長10.4%;其他資金9837億元,增長34.7%。在其他資金中,定金及預收款5758億元,增長27.7%;個人按揭貸款2829億元,增長63.1%。央行公布的數據也顯示,在上半年7.37萬億元新增信貸中,有5381億元的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
房價還在漲降之間搖擺不定,而市場成交量方面已預先做出了反應。記者昨日獲悉,在經過上半年的持續發力后,7月全國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量集體回落。30個城市的商品住宅總成交面積環比下跌約4%,其中有15個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還首次出現月成交量全部下跌的局面。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連城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房地產價格在政府的托舉下沒有能夠跌到它應有的位置,這樣實際上是超出了人們的購買能力。實際上現在我們也看到,房地產的價格在上升,但成交量在萎縮,這就埋下一個隱患。房地產市場的復蘇今年下半年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它究竟能持續多久令人懷疑。”(吳禎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