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拋。
一年前,打折、降價、促銷在樓市旌旗招展,加之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利空的肅殺氣氛彌漫市場。當時,幾乎沒有人會預想到一年后的光景如斯繁榮,別說普通住宅,即使滯銷多年的某江景豪宅也一路攀升直上。通脹的預期似乎如此強烈,眾人難尋其他投資渠道,不動產保值的陳詞濫調再度泛濫,而信徒卻一時間云集成眾。
“地王”,一個本屬財經、地產界的專門語匯,卻成街頭巷尾熱議的談資。
財經紅人宋鴻兵的《貨幣戰爭2》出爐又成熱銷書籍排行榜必列主角,而一場“土地”戰爭早早已在央企、民企、外企之間展開。
浦東“星河灣”在8月開盤勁銷40億的盛景,被人稱之為“星河灣現象”,星河灣則被冠之“花木樓王”。而該項目所在花木地塊,曾一度引發當年的“地王”之爭。多家實力企業紛紛欲染指這塊浦東內環一側的寶地,最終嶺南系悍將金地鎩羽而歸,終于使黃文仔圓得布局上海的夢想。
不獨花木,新江灣、南京西路163地塊、青浦趙巷地塊等等都因總價或者樓板單價爆出過“地王”的新聞。而2007年的多家“地王”之爭,轉眼至2008年卻轉成上演退地風波,其中就有浙江志成主演的“長風退地”三部曲。
長風地區,定位城市生態CBD,規劃有200萬平方米的寫字樓宇群,此次中海地產70億巨資拍得該區域新“地王”,連板塊內外的中介都聞風而動,二手房價格紛紛上漲。附近即將開盤的新項目亦欲重新定價,否則又是一出“面包比面粉便宜”的好戲。
毫無疑問,“地王”的頻現已經成為評判樓市高低起伏的風向標之一。耐人尋味的是,每一輪樓市發展周期,“地王”頻現之后,隨之而來的都是市場的深度下調,這一規律值得廣大投資置業者警視。 (王巍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