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王頻出、房價激烈反彈、以及輿論的強烈呼吁下,國土部似乎摩拳擦掌,一副要對囤地現象,動真格的樣子。但回顧相關部門,過去在嚴查囤地上的做法,結合當下經濟復蘇處在關鍵轉折點的大背景,以及地方政府維護的特色行政制度。筆者認為:此次“嚴查”囤地,到最后肯定還是“嚴而不查”,充其量也就是找個好下手的“替罪羊”,做做樣子罷了。
為什么“相關部門”不會對囤地下重手,為什么說不會動真格?
這是由地方政府和土地財政的利害關系決定的,同時也是由當下的宏觀經濟背景不是“動大手術”的時機等因素所決定。
就地方政府來看,土地是財富的源泉,是地方政府的“搖錢樹”,這即便是在農業社會,也是鐵的定律。連小狗都懂得在自己的地盤上,“抬起腿,做點標記!备螞r是接受了“唯物辯證法”的“管員”呢。由于房地產行業涉及的產業鏈極長,從土地招拍掛開始到最后的售罄,各種稅費多如牛毛,而且總數驚人。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稅收及城市擴張帶來的間接稅收占地方預算內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讓金凈收入占政府預算外收入的60%以上。
在“土地財政”上,一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運用行政權力把集體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進行招拍掛,價格就會翻幾番。由于土地問題涉及國土資源、公安、司法多個部門,而且涉及行政、經濟、法律、技術諸多層面。
我們又知道,當今的行政體系是“中央集權”跟“地方割據”的博弈關系,舉凡地方的一把手,都能夠在自己的地盤上通過直接和間接、陽謀和陰謀,把控該地的一切行政大權,否則在鏟除“陳良與”時,就不會先調動上海方面的公安、武警、等要職了……。因此,即使是中央下決心嚴查,有多少可以落到實處?看看以前的做法就知道。
如今,地方政府都是以GDP 為綱,把土地當做搖錢樹,多年下來,早已經模糊了自己的角色、早已經成了“囤地利益鏈”的一份子,做為既是球員也是裁判的“地方”,怎么會給自己亮出“紅牌”。
其次,國內經濟處在一個復蘇的關鍵時刻,中央不會冒然給房地產這個基礎行業動“大手術”。目前,國內經濟處于敏感的“見底、上升”時期。也就說國內宏觀經濟見底了,而且處于上升通道。所以,宏觀調控政策只能是“保持和善后”。也就是說,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激進的貨幣政策基本告一段落,四季度到明年都是處于修正狀態,就是保持政策額延續性,同時微調先前“以毒攻毒”救市法的副作用。
又由于房地產的基礎性行業和支柱性地位,決定了他的產業關聯度較高,它的快速發展可以促進建筑、建材、冶金、化工、輕工、機械、紡織等50多個行業的發展。據國家統計局投入產出模型測算,在中國每100億元的房地產投資,可以帶動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出286億元,其中房地產業自身10.98億元。另外,房地產業在國家GDP的比重接近10%,是我國加大投資、拉動消費和解決就業的最佳行業。
攻克“囤地頑疾”,牽一發而動全身,深諳“穩定是前提”的中央,自然不會大力督促對囤地專業戶開刀。另外,經濟基本面雖然在整體復蘇,但房地產投資恢復到正常水平,依舊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保穩定”的大基調政策下,囤地戶還是可以安享太平。
同時,我們一定會看到一些背景不夠好、關系不過硬、又不識時務的“囤地專業戶”,要被當成替罪羊來宰殺!沒什么好奇怪的,誰讓你不識時務,誰讓你把不準政治的脈搏!
妖風吹起時,總有人要被拿來“祭奠”!感嘆,深深的感嘆……(房產評論員 張宇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