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中買房引發的事件激起了爭論、哀嘆和憤懣
原因在于人們實現“家”的夢想時所遭遇的真實困境
當下高企的房價已令這樣的夢想漸行漸遠
一部熱播的電視劇,一個有關房子的故事,一個火得讓人心酸的話題。
2009年末,電視劇《蝸居》深深牽扯著每一個買過房、正在買房或夢想買房的人。“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連串數字蹦出來:房貸六千,吃穿用兩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費三百四……”劇中主角海萍說出了諸多房奴內心的無奈和困惑。《蝸居》編劇曾說:“每一個寫字樓里擁有1平方米隔間、月月還房貸、出門坐公交、中午吃盒飯的人,都能從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部電視劇從房子切入,以真實的面貌將人性和現實社會展現出來,有很多地方真實得讓人不敢面對,想逃避,看了心酸。它深深擊中了當下公眾對買房這一現實的切身體驗和感悟。
房子如同一把打開整個社會的秘匙。至少在目前,那些買不起房就租房的經濟學建議并不能熨平人們對房子的糾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古時候的夢想今天依然留存。前不久,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來南京傳授投資之道時,也曾發表過買房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的言論。
事實上,在國人傾其所有買房的背后,有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和倫理在驅動。曾有業內資深人士指出,中國的農耕文化和中國人的家國倫理,造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家”,不僅是遮風避雨的居住處所,也是最終的情感歸宿地。房子之所以是一種獨特的商品,不只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因為契合了人們對于家的情感指向,是最后的情感歸宿。與國外截然不同,中國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反而甚至不惜集合幾代人的力量購房,正是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驅動。
無意在此鼓動人們入市買房。《蝸居》中因買房引發的種種事件之所以能激起如此多的爭論、哀嘆和憤懣,也在于人們實現這一“家”的夢想時所遭遇的困境的真實,近乎殘酷的真實。而當下高企的房價已令這樣的夢想漸行漸遠。
《蝸居》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聚會閑聊的“點心”,其熱度也從側面印證了當前樓市的諸多非正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近日表示,房地產業占到GDP的6.6%和1/4投資,直接相關產業達60個,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直接命脈。一旦房地產市場出現大的波動,現階段依靠房地產發展生產的幾十個行業,還有那些投資房地產業的大中型企業都將受到無法估量的損失。這話可不是說著玩的。
盡管房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使得政府不可能對這一行業痛下殺手,但是面對不斷高企的房價和人們越來越難以滿足的“蝸居”夢想,適當的調控是必須的。
也許暫時還沒到用達菲的時候,但是吃點康泰克卻是極有必要。本報地產評論員 彭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