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蝸居》引起了無數都市男女的共鳴。他們在攢房子首付款的過程中,眼巴巴地看著房價一日比一日高,而自己的存款似乎總是差一點點……該電視劇編劇六六說:“每一個在寫字樓中擁有1平方隔間、月月還房貸、出門坐公交、中午吃盒飯的人,都能從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然而,從2008年開始的這一場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沒有讓火熱的國內房地產市場降溫,也沒有讓高企的房價低頭。經過2008年的短暫調整之后,2009年的房地產市場又昂首向上,房價重新站上歷史高峰,也引來一聲嘆息。
樓市泡沫再次泛出
近日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海房價連破2萬和2.2萬兩個關口,與去年13665元/平方米的均價相比,分別大漲46%和61%。而2007年,曾被我們譽為上漲最快的年份,漲幅居前的深圳,其平均漲幅也不過是30%左右。
對于猛漲的房價,六六沒有想到。她感慨,原小說寫于2006年,她做了廣泛的房地產市場調查,沒想到時隔短短3年,房價竟飛漲得如此令人咋舌。專家更沒有想到。一年之前,中國社科院公布的2009年《經濟藍皮書》指出,短期內房價下調將成定局,預計2009年房地產市場將步入較長時間的調整期,需求方短期內難以走出觀望。一年之后,2010年《經濟藍皮書》坦言,我國房價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圍,85%家庭無能力買房。
大風起于青蘋之末。今年“怪異”的樓市在年初第一個工作日就顯現出來。1月4日,滬上新盤成交5.47萬平方米,為494套,每平方米均價12779元,比2008年12月的日平均2.73萬平方米多了一倍,接近2007年的日平均成交水平。春節后,金融危機寒意正濃,房地產業卻率先走出低谷。各地春節后陸續舉辦的房交會,喜迎“小陽春”。而且這一輪回暖呈現出明顯的“接力”特點。以首次購房為主的剛性需求最早撬動了一線城市樓市的堅冰,形成市場復蘇的“第一推動力”。此后,更多的改善性需求、投資性開始進場,并再度成為購買主力。對此,耶魯大學著名金融學教授羅伯特·希勒最近評價,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深陷“非理性繁榮”的狀態。
雷人話語揭示規律
是誰在為樓市火上添油?這一年來,房地產界大腕和房地產專家們的“中國人太有錢了,房子太便宜了”、“未婚女青年推高房價”、“房價上漲,是因為丈母娘需求”、“父母買單推高房價”、“房價下跌最大受害者是老百姓”、“房價漲得快是好事”等雷人之語,多少揭示了一些規律。
比如,中國人的不差錢。有專家說,在寬松的信貸政策之下,大量資金直接或間接流入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以資金實力雄厚的國企為首,開發商瘋狂搶地,2009年全國“地王”排行榜不斷被刷新,其中北京、上海、重慶、深圳、南京等10余城市頻頻出現“地王”。而流動性過剩下,不少有實力的居民通過買房來抵御通脹預期。
又比如丈母娘、未婚女青年之說,也反映了供求關系的不平衡。目前供求關系仍是供小于求。而整個土地的減少及流動資金的過多將進一步推高土地價格。按照經濟學的供需理論,是需求決定價格,也就是消費者對房子的購買欲望及購買力最終決定了房價。當然市場也有反作用力,房價過高,超出消費者購買力,就會抑制購買欲望,導致市場萎縮、供應減少。
而“房價漲得快是好事”則說明地方政府依然沒有克服對土地收入的偏好。一些地方政府已把房地產作為一項重要的支柱產業,賣地收入成為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只是,房地產也是民生之重,房價不能高到很多人買不起房也住不起房,只能蝸居在城市的一隅。
調控透露新的希望
2010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的房地產又站到了新的十字路口,房地產走勢將會怎樣,主要看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
12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旨在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四條政策措施。會議要求“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市場監管,穩定市場預期,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寥寥400余字的“國四條”,為未來12個月的樓市定下了主調!皣臈l”用語直白,指向明確,未來樓市新政的大貌清晰可見。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四條”的字里行間,顯示新一輪調控將著重運用土地、金融和稅收等手段,以增加供給、穩定預期和抑制投機作為“用藥”方向,未來亦將對樓市交易秩序進行一次升級版的“整頓”。
值得注意的是,“國四條”中首次提出,“力爭到2012年末,基本解決1540萬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边@一指標,較去年建設部設定的3年747萬套保障房的目標更為激進。事實上,保障房建設提速正是政府前幾輪樓市調控的最大成功經驗。隨著上海經適房項目的逐步展開,讓蝸居于大城市的居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目前,市場大多預期明年6月后樓市有望價量平穩,理由正是那時房屋供給總量(含保障房)將大大增加。
本報記者 張曉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