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新地王”南湖四號地的爭奪戰即將拉開帷幕——11月13日起將在長沙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系統正式掛牌,報價時間從11月13日上午8時至11月24日下午4時止。保利地產、和記黃埔、香港嘉里、中國水電、中國建筑等地產大鱷均有意向參與競標,大戰還未上演,其激烈和戲劇化卻早已通過各路媒體的追捧傳諸樓市。
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地產大鱷紛紛表示出濃厚的興趣的同時,有關部門和知情人士卻對此地塊的競買及出讓情況三緘其口,這就使得這一原本就備受矚目的地塊變得越發撲朔迷離。
掛牌時間緣何從8月推遲到11月?
自從7月22日天心區資源推介會上“高調亮相”以來,南湖四號地就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記者曾在8月初采訪政府相關人士,他表示8月底該地塊會在土地交易中心掛牌出讓;然而,8月快過完時仍遲遲不見動靜,記者再次致電得知該地塊的掛牌時間推遲到10月份;10月又過去了,最終四號地的正式掛牌時間定到了11月13日。
對于招拍掛一再推遲的原因,政府方面的解釋是由于相關指標的修正而延誤了時間。而媒體和房地產業內人士卻有多種猜測,一是“等待時機說”,認為今年前三季度土地市場形勢不好,政府把這塊地捂在手里待價而沽;二是“物色買主說”,認為政府擔心土地流拍,沒物色到合適的開發商不敢貿然掛出來。
業內人士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對此地塊的高度重視,擔心流拍或者落到沒有實力的開發商手里,不利于整個南湖新城的規劃和建設,因此一直在物色合適的開發商。“從規劃和投入方面可以看出,政府是把四號地作為整個南湖新城的標桿來推的,200米的地標性建筑,近半的商業率、高檔酒店、商鋪、住宅等綜合物業開發,未來的‘維多利亞港’定位,這需要有經驗和有實力的開發商才能勝任。”興威集團副總經理萬鵬認為,政府從整個城市規劃的角度考慮,物色合適的開發商是很有必要的。
規劃指標的變化似乎印證了他的觀點:記者注意到,南湖四號地的容積率從起初的≤4.0變為最終的≤6.0,商業比率從52.95%變為40%。不少業內人士懷疑這些出讓條件是在為某企業“量身定做”, 指標修正的背后,是一場政府與某些意向開發商之間的博弈。
“東家”究竟是誰?
招拍掛日期的一再推遲,能看出參加競買企業的踴躍及政府部門對此地塊的異常重視,這也為競買企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然而,業內人士認為,從當下的市場情況以及南湖地王的自身條件,對未來“東家”的大致背景可窺知一二。
在興威集團副總經理萬鵬看來,地王最后的得主,十有八九是一家上市國企。從全國大背景來看,“國進民退”正在各地上演:此輪金融危機之下國家撥款和信貸資金向國有企業傾斜,因此在行業深度調整之時,民營企業資金實力顯然無法與國資企業抗衡。從此地塊自身條件來看,1000萬/畝的起價和至少12億的總價,讓一般的民營企業望而卻步。而該地塊的規劃指標和“未來的維多利亞港”的定位,則非具備豐富的綜合性項目開發經驗和較強的產業聚合實力的大型開發商所能勝任的。
“高規格,高定位,則意味著高地價,高房價。而相應的這其中的風險不是一般的民企所能承擔的。” 萬鵬認為。相比之下,國企則優勢多多:首先,國企的所有財富都是國家的,不像民企以逐利為最大目的,國企有為整個城市規劃做貢獻的意識。其次表現在政策和消息的靈通性上,這讓他們對風險的把握更到位。國企和政府關系更緊密,關鍵時候能獲得政府支持。
一位大型央企的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事實上,自2006年之后,主營業務非地產的央企和大型國企進入房地產市場的限制就已經取消了。而自去年11月之后,有關方面對國資進入房地產業更是給予了肯定和支持的態度。“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不差錢’的國企拿下地塊后兩年之內再協議轉讓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