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北京市所有住宅在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網等官方渠道顯示的數據均為建筑面積單價。北京市房地產協會副秘書長陳志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北京市建委、房地產交易網等機構或將考慮換算成按照套內面積價格去計算。
雖然從計算數字上看,北京房價似乎又將大大提升,但業內人士表示,新規定僅改變了計價方式,對契稅、買賣方式并無影響,從實質上看并不會助推房價。
陳志認為,建筑面積的公式計算跟價格無關。某個樓盤怎么定價,市場怎么買賣,這些基本面的東西并未發生變化。對于消費者來說,均價數據只是概念意義,反映的是一個城市的價格水平,實際上還是要看具體某個地段或樓盤的價格。對于想要購買某套房子的消費者而言,房屋總價是不變的。印花稅、契稅由于是按照房屋總價百分比來計算,也不會發生改變。
“現在這個政策應該是對過去政策的重申,而且是強調所有消費者在簽合同時,必須要讓開發商在合同中寫明套內面積多少。”陳志表示,過去公攤的公式很復雜,往往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這套房子攤了多少面積,通過這個辦法以后,買房人可以清楚自己花多少錢買了多少使用面積。
北京金龍物業公司總經理陳玉倉對本報記者表示,套內建筑面積是指套內的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與陽臺建筑面積之和。建筑面積是指套內建筑面積與分攤的公共的建筑面積之和。顯而易見的是,套內建筑面積購房者可以自行或請人測量,而建筑面積由于包括公共門廳、大堂、走道、電梯井、樓梯、設備間等建筑面積在內,所以對購房者來說實際上是不可測量的。也正因為如此,在住宅銷售過程中,容易出現開發商有意增大購房者所應承擔的公攤建筑面積現象,對購房者進行面積欺詐,損害與侵犯購房者利益。
北京聯達四方總經理楊少鋒認為,新政會促使開發商以后更多地為消費者考慮。在產品設計時有意識地減少公攤面積,實際上這也是使買房人權利得到更多保證。
中國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馬主任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如今各地房屋銷售幾乎普遍存在概念混亂的現實背景下,改變傳統計價方式,顯然能有效規避“暗箱操作”,杜絕商品房交易過程中的諸多“不透明”,從而有效保護購房者的消費權益。過去,由于建筑面積不易于測量,價格會含太多水分,而購房者即便感覺分攤的公共建筑面積與實際不太相符,由于難以自行進行測量,很難獲得有效證據,因而也只能自認倒霉,無奈地忍受開發商的盤剝。而由此引發的房產糾紛,造成房地產領域的投訴和糾紛,使得房地產市場顯得很不規范。
在上海等地紛紛要求開發商公示商品房銷售價格后,恒大地產集團重慶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嘉寧告訴記者,在此前,重慶是全國唯一實行套內面積計價的城市。對重慶的做法,另有專家稱,因為公攤面積對價格沒有任何意義,加上重慶樓盤土地利用率普遍較高,因為樓道、大堂等公攤面積有限,樓盤整體格局都比較局促,舒適性會受到一些影響。重慶市場正在呼吁將出售方式改回建筑面積計價。“這樣,重慶的房價在形式上還可以下來一些。”該專家表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