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晴雨表”的跌宕起伏,從未像今天這樣牽動人的神經。
十人“搶房”變一人看多套房、投資客加速拋盤、二手房源顯著增多……隨著近期國務院一系列調控房價的重拳出擊,曾經高歌猛進的房價漲幅開始趨緩,“量縮價滯”成為當前樓市的“標準樣式”,房地產市場開始進入高位調整期。
市場觀望氣氛漸漸濃厚,十字路口的樓市,是否意味著只漲不跌“神話”就此終結?
量縮價滯:高溫樓市開始“退熱”
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4月樓市,并不夸張。
上半月,北京等一線城市有的房價幾乎一天一變,有的一夜之間每平方米就漲兩三千元;杭州錢江新城一帶的樓盤開盤,100多套房半天被搶購一空;由于成交旺盛且屋主“跳價”太快,不少中介的廣告張貼后不到一兩天,房源便已售罄……
樓市“火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客的“快進快出”,這也是這一輪房價上漲的重要推手。
4月份,從“新國四條”到措辭更為嚴厲的“國十條”為標志,精確打擊投機性購房、大比例增加保障房供應、加快研究制定稅收政策……政府對樓市調控出手組合式重拳,針對性之強前所未有。
種種跡象表明,“認房不認貸”的二套房認定標準,三套房貸停發,限制外地人購房,確實點中了不少投機者的命門,高溫樓市開始有“退熱”跡象。
——房源顯著增加。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僅4月中旬這一周,杭州、上海、成都等多個城市的住宅供應均大幅增加,增幅多在50%以上。上海“網上房地產”的數據顯示,4月21日,上海二手住宅的掛牌量達到創紀錄的9萬余套,比兩個月前增加2萬套。背后,是投資者正逐步退場。
——高房價松動。近期北京房價漲幅最快的通州,商品房均價由4月初的25000元/平方米回落了兩三千元/平方米。北京新開盤的18個項目中,五環外占比達80%以上,其中16個項目表示有98至99折的打折優惠。廣州恒大地產將在“五一”期間實施開盤特別8.5折、現樓一口價等推盤策略。
——成交量明顯萎縮。新房項目開盤即“日光”的景象不復存在。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的成交數據顯示,從4月19日至25日,深圳市新房市場成交量大幅下滑,7天共計成交417套,環比上周下滑60%。
——市場觀望情緒較重。北京中原市場抽樣調查顯示,近期客戶需求新增下跌了七八成,20%-25%的購房者開始要求退購,其中以銀行首付提高無力履約的客戶占相當比重,此前還焦急打聽房價的買家紛紛觀望。
尚待觀察:“哆嗦”之后走勢如何
“這么強的政策壓下來,猶如冰水澆頭,房地產市場當然會哆嗦一下。”鏈家地產一負責人說,但“哆嗦”之后,樓市會否下行?還是出現像以前那樣的新一輪“報復性反彈”,還很難說。
“調控精準打擊了炒房者,但只是刺破了房地產市場表面的‘膿胞’,其他病癥尚未消除。”中央黨校研究員曾業松指出,今年前4個月北京城郊連六環路以外每平方米均價也超過萬元,無論強調怎樣的理由,誰也不能否認,這一波樓價的瘋長已積累了太大的風險,與“理性”相距又何止千里!
顯而易見的是,當前樓市的價格仍然堅挺。數據顯示,最近一周,深圳新房成交均價為23629元/平方米,相比上周上漲12%左右。相對于去年的明顯漲幅,北京不少樓盤的優惠幅度范圍依然有限,房價仍然居高不下。
“新政實行的時間還比較短,目前只能從成交套數上看出影響,房價反應有一定的滯后性。”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認為,樓市正在陷入一個“量跌價滯”的僵局,但因為去年以來房地產銷售太火爆,一些開發商主動降價的可能性不大。要想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最有效的辦法是對地方政府土地儲備和開發商房地產開發貸款收緊“銀根”。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在一份最近的報告中預計,部分城市的房價“泡沫”將會有一定擠壓。此次調控能否達到設想中的效果,尚待觀察。
“泡沫能否擠出,恐怕要到幾個月后才能見分曉,其中的關鍵就是看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執行力。”“永慶房屋”總經理陳史翎說。
顯然,房價漲到如今這個程度,是多重因素、不同利益主體相互影響、糾合。不多管齊下,鏟除這些非正常因素,降溫樓市無異于抱薪救火。
回歸健康:樓市調控值得期待
樓市健康不僅事關經濟運行,更是關乎民生的大問題。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樓市調控,覆蓋了供給、需求、持有、交易的各個環節,人們有理由對此次調控抱有更多期待。
一、此次調控放“地根”,控“銀根”,將增加供應和抑制投機相結合,且“卡緊”了房企融資的各種通道,使房企承受壓力空前,除加快開工、銷售外別無他法。
二、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將“穩房價”和“住房保障”上升到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高度,表明了中央政府堅決遏止房價過快上漲的堅定決心。
三、今年保障性住房、政策性住房用地的計劃供應量達到了此前三令五申的“70%”的比例,較大地提升了各方對住房保障工作的“正預期”。
一些專家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低迷,其實正是市場步入積極調整狀態的信號。
人們看到,中國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居民居住條件的改善,拉動了投資和消費的增長。不過,在不斷享受政策紅利和市場回報的同時,房地產業吸收了大量本該流入實體經濟的資本資源,其產品中的投資性屬性也過快膨脹,價格在一輪輪的炒作中急劇推高。
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表示,近幾年房價的不正常波動,表面上看是一個發展尚不規范的行業、市場的“躁動”,實質在于地方政府利益和房地產業的高度關聯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毋庸諱言,新一輪的樓市調控,更需要關注影響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長期因素,而不是著眼于一時的房價回調。”房地產專家、上海城市經濟學會高級經濟師顧海波分析。
要撼動高房價,讓房地產回歸平穩健康的發展軌道,猛藥固然重要,更要有一個成熟的房地產政策框架。顧海波說,要確保政策的制度化,讓購房者形成一個穩定的預期。
要強化政策的執行力。董藩教授提出,政府切實承擔民生責任,應在現有基礎上織好“防護網”,從土地供應、開發建設等多環節推進中低價位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真正做到“市場的歸市場,保障的歸保障”。
既“堵”也“疏”。曾業松等專家認為,我國正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新興產業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要將大量流動資本引導其中,不僅有利于樓市“退燒”,也有助于合理引導和科學利用社會資金。記者陳芳、葉鋒、黃玫、彭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