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6日)于此間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顯示,從發展歷程來看,中國房地產企業具有很強的地域特性。優勢房地產企業均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尤其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都市圈最為明顯。
這份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等單位合作完成、針對我國房地產企業競爭力情況和房地產發展狀況開展的專項研究結果顯示,除了三大都市圈外,沿海地帶以及成渝城市帶也是最具競爭力房地產企業富集的區域。目前,許多具有國資背景的房地產企業還未上市,若將上述因素考慮在內,則房地產企業的地域分布趨勢將更為明顯。
究其原因,研究人員認為,上述三大都市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領先于全國其他地區。上述三個都市圈是基礎設施最好、城市化進程最快的地區。圈內基礎設施條件好、區位條件優越,為大型房地產企業集團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我國現階段人口流動呈現出向東遷移趨勢,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的凈流入遠遠大于人口自然增長,使得上述都市圈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快于我國其他地區。這種趨勢客觀上促進了三大都市圈房地產企業的飛速發展。
歷時5個月調查研究形成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通過研究和分析,在被列入研究對象的企業中產生了一批“最具競爭力的房地產企業”和“最具競爭力規模的全國性房地產戰略發展企業”。從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房地產企業分布格局看,報告認為,優勢房地產企業具有明顯的規模經營格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研究室主任楊建龍在會上表示,隨著國家土地與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的不斷調整,房地產企業不斷進行融資渠道創新,資本規模急劇擴張,土地購置面積也越來越大。在許多二三線城市,越來越多的當地房地產企業難以拿到土地,規模較大的跨區房地產企業往往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報告由此認為,地塊的規;_發與企業經營的規模化擴張趨勢將愈演愈烈。
報告還認為,股權分置將會對原有的房地產企業所有制格局帶來沖擊。按所有制劃分,我國房地產企業可以分為民營和國資背景企業。長期以來,在境內A股上市的大都是具有國資背景的國有制房地產企業,而民營房地產企業紛紛到境外上市融資。2006年秋季以來,國務院和證券業監督機構意識到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還將長期保持,為了規避對沖基金和國際金融投機行為對我國國民經濟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至2005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和2006年下半年開始的放寬境內A股對房地產企業的限制,使得國有非流通股同其他投資一樣,成為“同股同價同權益”的權益投資資金。
報告認為,隨著北京、上海等地國資委繼續調整旗下企業的股本結構,將房地產業務集中到一兩家開發企業中并謀求整體上市。預計國有房地產企業將持續擴大規模,與民營房地產企業一道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李慧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