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亞太區8月上旬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內地的富裕家庭(年收入25000美元以上)已有290萬戶,其中的39%分布在上海、北京、廣州這三大城市,并且這一比例還有持續走高的趨勢。
北京中原三級市場部的研究人員分析認為,該類群體在當下和未來都將是京滬穗三地中高檔住宅的主流需求群體。同時作為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個中國經濟熱點區域中的典型城市,京滬穗也成為了區域中的房產交易熱點城市。
三地房價上海最高,廣州最低
從“中原領先指數”京滬穗三地7月份的中高檔二手房價格比較可以看出,上海的價格最高,7月份達到了15111元/平米;而廣州最低,為6834元/平米;同期北京的二手中高檔商品房的價格在11904.7元/平米。從其他兩個城市與北京相比較來看,上海比北京的房價高26.93%,廣州則低42.59%。從漲幅上來看,反而是廣州的漲幅最高,北京、上海基本持平。
具體來看,三地影響房價的因素各不相同。北京市整體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消費者對房地產市場未來預期良好,再加上2008年奧運會的巨大促進作用,房價不斷上漲;在上海,業主惜售、客戶追漲的心理以及投資客對城市的青睞則是房價上漲主因;相對合理的價位、旺盛的需求則促使廣州當地中高檔二手房價格漲幅位居第一。
三地典型區域特點
北京奧運場館周邊房價上漲呈現加速趨勢。在整體房價上漲的大趨勢、大背景下,北京各大奧運場館集中地區如亞奧、五棵松、石景山、學院路等區域的房價呈現出領漲的潛質和趨勢,由于奧運場館的落地,不僅會改善區域內居民的體育文化生活環境,同時也會帶來交通、配套設施的極大完善和提高,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區域價值,對區域內房價上漲起到助推作用。如定慧寺地區7月份環比6月份價格上漲4.49%,其中原因不乏因其距離奧運指定場館之一(五棵松體育館)很近。
上海閔行區大戶型成交比例上升。據中原(上海)的“成交領先指數”報告顯示,從7月前幾月的成交戶型來看,小戶型一房和90平方米以下的小面積兩房是閔行區的主力成交戶型,但從本月的成交結構來看,大戶型的成交比重增加。
位于春申板塊高興路的“江南名邸”本月成交的多為140平米的三房,相同情況還出現在吳中路的金虹大廈,申北路的“金色探戈”、蓮花南路的“綠地春申花園”和虹許路的“名都城”等。相較于以前大戶型的成交都集中在龍柏板塊,現在擴大至整個區域。包括位于中春路的“萬科優詩美地”,先前成交的主力面積都是100平米以下的兩房,本月成交的都是120-130平米的三房。
廣州市海珠區首現深圳客。海珠區7月區域均價為6801元/平米,環比上漲3.6%,高于全市平均漲幅3.3%。且海珠區的價格指數今年已連續上漲了三個月。7月廣州大道南板塊指數升幅最為明顯,該板塊業主惜售心態較重,導致盤源減少,價格上升快;另外,濱江東板塊首次出現了大批深圳買家,價格在100-150萬元左右的江景樓盤最受到他們的青睞。兩板塊的共同作用拉高了海珠區7月的價格指數。
通過對三大熱點經濟區域(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的三大熱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的7月份中高檔二手房價格的對比分析不難發現,雖然各地的房產市場的價格都普遍看漲,但原因不盡相同。北京中原三級市場部研究人員預測,隨著區域經濟合作更加密切,人才流動的更加頻繁和廣泛,并伴隨城市間的生活、居住、工作機會和環境的差異越來越小,各大城市的房價差距也將日益縮小。(周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