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外資收購案的增多,以及外資是否撤離上海樓市的不同聲音,國際物業顧問戴德梁行日前發表分析指出,外資依然活躍并看好上海樓市。
成熟物業受青睞
戴德梁行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外資在滬的大宗交易額大約為97億元。從整體收購案的數量和價格來看,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交易額毫不遜色。
上半年主要的收購案包括,1月高富諾購買了位于長寧區的華山夏都苑C幢,總價12億元;2月韓國“未來資產”收購了翠湖天地御苑18號樓,總價9.63億元;5月李嘉誠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和記港陸與美國投資基金“亞太置地”旗下公司“Hutchison Harbour Ring Limited”簽訂協議,以44.38億元出售位于上海長樂路的世紀商貿廣場;此后,卓越金融集團向黑石集團出售了其上海長壽商業廣場,價格為11億元。
對此,戴德梁行投資部董事葉建成告訴記者,上半年外資進出市場都是正常的操作行為。事實上,外資還是在融入這個市場,雖然有外資在拋盤,但是接貨的也是外資,所以,拋盤導致的是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上海市場。他預計,今年全年的收購交易總數將會是97億元的翻倍。
至于交易特點,戴德梁行分析師指出,以黑石基金進入上海的第一個項目長壽商業廣場為例,黑石占90%股份,并且將會長期持有和租賃物業。在持有和租賃的過程中,也提升了該商業廣場的價值。葉建成表示,對于黑石而言,他們在物業的選擇上,偏好于商業不動產,而不會做住宅。私募基金還偏好于收購尚未產生效益的資產,雖然風險較大,但私募基金會將其二次開發、招租,最后變成經營成熟的物業,然后再尋找新的買家接手。一般這種成熟的物業風險就很小,更容易受到海外退休基金的青睞。
融資成最大問題
在外資目前的投資流程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其實是銀行。葉建成認為,以前市場會關心有沒有買賣、交易會不會成功,如今,融資是否順利變得更加重要。目前住宅市場處于價格拉鋸階段,預計將會調整,因此,在外資的海外股權交易中,銀行對于住宅的交易都相當謹慎,對于項目資質的要求比較高,而且融資額度不大,一般為50%-60%。而商業地產的未來前景比較樂觀,買方的融資也比較容易,關鍵是找到需要融資的賣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基金也開始尋找本地的開發商進行合作,因為項目投資的回報更大,而且項目操作還可以依靠本地開發商。不像整體物業收購,還需要另外花費人力來進行管理。”
不僅是上海,在青島、天津等地,也有越來越多的基金在尋求與本土開發商的戰略合作。“這種形式也為開發商拓寬了融資渠道。在今年不少本土開發商面臨資金問題的時候,這樣的合作還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外資將帶動樓市
葉建成認為,“外資依然看好上海樓市。不僅如此,經過3年的發展,上海樓市的底蘊更加深厚了。以前大家對外資的運作模式不了解,現在已經清楚了,外資進入無非是個追求增值投資的過程。其中一部分外資,當增值到達一定幅度以后,就可能把樓盤出手掉。以長樂路的世紀商貿廣場為例,在引進了國際管理者以后,將會對寫字樓帶來質與量的提升”。(記者 陳桂蘭)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