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品牌開發商建造的房子不會有質量問題,在信譽上會有極大的保證,殊不知,他們建造的房子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還會為牟取暴利,頻頻施展障眼法,以失實的信息誘導購房者,讓購房者上當受騙。借用今年春晚的一句臺詞,品牌開發商,都“太有才了”。
值此“3·15”之際,我們撥開迷霧,揭穿一些不良開發商的障眼法,并幫你一一識別。
房價“忽悠” 不要被誤導
有的品牌開發商說,房價連年上漲,是因材料漲價、土地漲價、商品房品質有較大提升產生的。把房價上漲說成是成本拉動的,其實,說法不能成立。原材料價格全國各地都差不多,武漢、長沙等地一些品質很好的樓盤價格卻比上海、杭州等地低得多,說明材料和品質不是構成房價的主要因素,何況在原材料價格下跌時,也沒見哪個開發商把房價相應降低。
一些品牌開發商在房價上,還有一種典型的游戲,就是起價、均價之分。起價說白了就是最低房價,給人一種價格低的印象誘惑消費者。如有的聲稱:“每平方米僅售4850元起”,到底是“僅售4850元”呢?還是“4850元起”,模棱兩可。而實際上,4850元的房子可能已賣完,現在為每平方米5600元,比起對外聲稱的高出約1000元。
專家提醒:購房者喜歡買漲不買跌,一些品牌開發商正是抓住這一心理,才大肆說房價會上漲。所以買房時,購房者一定不要被開發商的障眼法“忽悠”。
樣板“忽悠” 帶個驗房師
很多購房者都有這樣的體驗:品牌開發商修建的樣板間里看起來舒服漂亮,真正搬進去以后,感覺就不是那么合用和舒適了,原先覺得很合適的空間,根本放不下買回來的家具和裝飾品,大有空間“縮水”的感覺,十分影響居住的舒適感和心情。其實,這不是空間“縮水”了,而是你上了開發商障眼法的當。
一些開發商因為財大氣粗,有時不惜幾十萬、數百萬元聘請外國或香港設計師,打造一個一兩百平方米的樣板房和售樓部,將樣板房和售樓部打造得富麗堂皇,極富奢華氣息,以顯示不凡實力。實際上,很大程度上,這是迷惑購房者的障眼法,以讓購房者對他們的產品、實力、配套等放心。
一般的障眼法還有“移建欺騙法”。就是樣板房不放在樓盤現場,而是在售樓部或者會所,另造樣板房供參觀。樣板房雖然標明了戶型的各種尺寸,但實際空間的尺寸要比真正的交樓標準大一些。比如標明是客廳4米寬,但樣板房的實際寬度可能是4.1米,這樣看起來空間感就更大了。移建的樣板房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間隔的墻比實際的墻要薄一些。經過這兩種手法“偷”空間,樣板房看起來要比實際的房子大許多。
當然,也有的品牌開發商會在樣板房放上一些家具,讓房間顯得舒適合用。但這些“家具”都是量屋定做的,尺寸比實用比例縮減一些。這種手法最常用的是在臥室。很多樓盤的樣板房的衣柜厚度只有30多厘米,而正常衣柜厚度要在55至60厘米;雙人床很多都是1.35米寬,長度為1.9米,而正常的雙人床寬度要達1.5米寬,2.1米長。
還有一種比較絕的障眼法,就是在設計樣板房時,除了放置一些點綴性的小飾物或物件,房間內不擺放任何家具,讓房子藝術性地“空”起來,這樣整個空間就會空曠許多。同時,以“空”博大還有一招,就是多裝鏡子,這樣空間就會“變大”一倍。購房者在看房時,多被小物件或“造”出來的大空間吸引住了,根本沒有考慮實用的情況。這一招,在一些客廳比較小,或者過道比較窄的房子經常使用。如果你發現一個樓盤的樣板間很空或者鏡子很多,那就要注意了。
專家提醒:買房時,特別是首次置業的買家,光眼見為實還不夠,還要多一個心眼,比如用尺量,或請房地產方面的專家幫忙把關。
廣告“忽悠” 小心鏡中花
上海一家知名樓盤到外灘的最近直線距離為3.39公里,可去年3月在其樓盤廣告中宣傳為樓盤至外灘在2公里半徑內,該廣告被工商部門認定為虛假廣告,罰款53萬元。在許多房產廣告中,開發商會在地理位置上誤導購房者,他們通常通過繪制簡單的區位示意圖來表示所售房屋的地理位置,但這種示意圖往往不按比例尺繪制,給購房者留下“陷阱”。
有的開發商把不具備或將來才可能具備的公共配套設施,比如輕軌、學校、超市等,也在廣告中大肆宣傳,欺騙購房者?蓪嶋H上,輕軌、學?赡芫嚯x樓盤一兩站路,超市只是遠期規劃,兩三年內無法修建。
另外,一些開發商在小區的綠化率上也大肆實施障眼法。有的公司宣稱小區的綠化率高達50%,但實際情況是現場為不毛之地,即使是綠化,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標準。還有的開發商偷梁換柱,把附近的廣場、公園等公共綠地也算入自己的項目之中。
專家提醒:按照法律規定,開發商在廣告中承諾的條件,必須在交房時都具備。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時,可白紙黑字寫明,一旦發現沒有達到要約中的每一條,可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高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