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0日電 “300多名北大教授跑到山東日照去買房,30多個外地樓盤進京銷售。”近日,在調控政策持續收緊、本地房地產成交量明顯萎縮的情況下,北京人異地置業卻漸成潮流。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中原地產華北區總經理李文杰表示,“我們通過對市場跟蹤調查發現,宏觀調控后外地住宅產品開始大量涌入北京進行推廣。根據調查數據顯示,自6月份至今,在北京推廣的外地房地產項目達30多個。”大量外地項目在宏觀調控后進京推廣銷售是目前京城房地產市場的一個新變化。“但和外地以及外國人進京買房作為投資不同的是,北京人在選擇異地置業時多為自用。”
異地項目京城熱銷
前不久,記者在北京CBD高檔寫字樓財富中心外看到一塊巨幅的樓盤宣傳廣告牌,該廣告牌上標明的4000元/平方米的價格引得諸多路人停步觀望。
“還以為是北京的樓盤,原來是‘重慶財富中心’。價格挺有吸引力,就是太遠了。”一位停下來仔細看了一遍廣告的先生遺憾地邊搖頭邊說。“事實上,現在來北京推廣樓盤的外地開發商越來越多。”京城一家房地產代理公司負責人表示,秦皇島、煙臺、日照、威海等地的開發商紛紛涌向北京。
就在外地樓盤進京銷售的同時,很多北京購房者也將置業的目光投向了外地。北大教授趙德明曾經翻譯風靡全國的小說《百年孤獨》,他目前就在山東日照異地置業。
“我在日照購房的目的就是自己居住,在日照這個臨近濱海的寓所,我已經翻譯了好幾本小說了。”趙德明教授表示,他基本上將山東日照當成其現在的第一居所。據了解,在趙德明置業的山東日照教授花園項目中居住著300多個來自北大的教授,由于部分教授還在北京擔任一定的教學任務,不能像他那樣長期居住,但在每年的假期中,來這個項目里居住的北大教授超過100個。
這是近年來北京人異地置業的一個縮影。中原地產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份開始,包括日照的教授花園、北戴河的里維埃拉、威海的望海山莊等近30個地產項目進入北京推廣銷售。同時今年6月份舉行的四季房展會上,共有11個外來住宅地產項目進行推廣銷售,這些項目則多數以北戴河、日照和威海為主。
異地置業成趨勢
早在1998年左右,外地項目就開始進京推廣銷售,2002年外地項目進京推廣進入一個高潮階段。但當時北京人對外地房地產項目的認可度并不高,尤其當時推廣的項目多以投資型地產為主,主要包括分時度假產品、投資型商鋪以及投資型酒店式公寓。由于異地投資風險較高,再加上當時購房者的投資觀念淡漠,因此一直以來,外地地產項目在北京的推廣效果很一般。
“但目前,北京人更看好外地的居住產品。”李文杰表示,從去年開始,北京人異地置業類型悄然發生轉變,更多的人開始關注住宅產品,尤其青睞一些中等濱海城市的沿海建筑項目。這些產品的居住環境不錯,多數項目都靠近海岸,銷售價格一般在3000--5000元/平方米左右。由于這些產品的售價只相當于北京郊區縣的房價,但居住環境和居住氛圍卻較北京郊區的一些項目要好很多。因此,成為北京人新一輪異地置業的首選。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人進行異地置業主要集中在兩個區域,一個是離北京較近的燕郊、河北等地,另一個是距離北京較遠的秦皇島、大連以及山東等具有海岸線的城市。
另據了解,目前在秦皇島臨海公寓中有50%是北京人購買,而在日照的臨海公寓和別墅中,北京人的購買量已經達到15%左右。北京中視美亞廣告連續三年抽樣調查顯示,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2006年有46%的北京人有進行外地置業的意愿,而在2004年該比例僅為22%。
今年外地項目進京銷售掀起高潮,與目前北京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方面是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開始尋找能夠體現居住品質的第二居所;另一方面則是北京房價的居高不下以及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得一部分人開始打算異地購房居住。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牛風瑞則認為,異地置業這種現象一直存在,“外地人進北京置業,北京人去外地置業都是很正常的行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購買能力的提高,追求居住環境的異地置業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
注意風險防范
“異地置業需要進行綜合性的考察,尤其是考察這個城市異地置業購買后的情況,如果該項目有多個異地購買者,那顯然就相對安全一些。”房地產專業律師孟憲生表示。
他說,北京人異地置業之前,一定要考察清楚該城市的房地產行情,對開發商的資信進行調查,對所購物業的法律權屬進行核查,還要了解當地的購房程序、辦理按揭的期限,以及所要交付的稅費等內容,也可向當地房地產專業律師或房產部門進行咨詢,以免糾紛產生后帶來往來奔波、時間精力耗費等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還需要對居住小區的物業管理進行考察,這也很重要。”山海天城建集團董事長相豐結合一些項目的管理經驗表示。他認為,由于目前購買外地住宅產品的多數是以假期居住和養老居住為主,因此該小區的物業管理,對于住宅產品的維護、保值增值以及居住者生活品質的保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王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