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北京新房的購買者中,26.7%是1980年后出生的年輕人。這一群體正在成為普通住宅市場需求的主力,很多城市的商品住宅購買對象趨于年輕化。粗略一看,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學會了“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不過仔細一想,其中絕大多數蘊含著“啃老”的因素。用小兩口和雙方父母共6個人的收入供房,正在助推城市住房的剛性需求。
“80后”一代,現在已經到了適婚年齡。買套房子結婚,是很多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因為房產象征著“安家立業”,而婚姻之重也無法承受無房之輕。但面對大城市高不可攀的房價,準備結婚的小兩口只得求助于雙方父母。
以北京為例,剛畢業的大學生每個月也就3000元左右,而新盤房價動輒每平方米上萬元。即便是二手房,在北京四環以內要買一個6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至少要四五十萬元。首付加上裝修,沒有20萬元是不夠的。按照現在的收入水平,扣除高昂的生活成本后,小兩口靠自己攢夠首付,至少需要5年,多則要10年。于是,“買房只能向父母伸手”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選擇。
另外一項調查佐證了上述事實。對于“你看到的現在年輕人用父母或家人的錢買房的現象普遍嗎”這一問題,北京的被訪者有84.85%回答“普遍”,南京的這一數字是86%,成都是74.16%,天津是87.71%。一些被訪者說,他們在計算自己的買房首付時,都會算上父母存折里的錢數。一位購房者開玩笑說,只要孩子不是敗家子,估計但凡有能力幫孩子一把的父母決不會袖手旁觀。因此,雙方父母拿出多年積蓄交首付,然后小兩口交月供的現象不少見。
在大城市安家立業的高校畢業生人數相當可觀。以北京為例,最新統計顯示,高校5年留京人數就達到40余萬人。如果其中有一半人需要買房,以每戶100平米計算,新增需求便達2000萬平米。“北京住房的消費力不僅是北京的,而且是全國的,房子不愁賣。”房地產商的這一說法并非完全是忽悠。
年輕人結婚購房的行為,固然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國房屋租賃市場的不完善。大多數人都是與私人房東簽約,房東可以在租約期滿后或者隨時讓房客走人,這給房客很大的不確定感。在美國,有很多正規的公寓公司,有大量只租不賣的公寓,只要交房租,遵守合約,沒有人會轟你走。公司對長期租住的老客戶還有房租優惠等措施,政府也鼓勵人們長期租房子,各州關于房東房客糾紛的法律,也是以照顧弱勢的房客階層為主。可以想象,如果國內也有這樣完善的房屋租賃市場,肯定會受到人們的歡迎,當前旺盛的購房需求也可能會有所遏制,或者延后釋放。(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