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有人從“個人合作建房”QQ群中被“踢”出,并建立了新的“合作建房自由談”QQ群之后,安徽合肥市的個人合作建房近日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同的聲音,再加上發起人承諾沒有完全兌現,合肥市的合作建房參與者同發起人之間的不信任糾葛在逐步升級。
發起人動機讓人生疑
今年2月份,合肥市5位普通市民在網絡上發起了合肥市首個個人集資建房聯盟,很快就得到了200多人的響應。在位于合肥市南門換乘中心附近推出每平方米2300元左右,低于周邊商品房30%左右集資房價的第一個項目之后,合肥個人集資建房聯盟報名會員趨之若鶩,已達千人。目前,合肥個人集資建房聯盟又聲稱,最近準備拍下位于合肥市濱湖新區一個170余畝地塊,以解決更多人的購房需求。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參與者對聯盟相關信息的逐步深入了解,很多不同意見逐步浮出水面,首先,個人集資建房聯盟第一個項目承諾的5月份開工,至今卻變得遙遙無期,發起人也拒絕再透露任何相關信息,記者詢問項目參與人的資金到位情況,也被發起人含糊其辭地搪塞過去。有參與人告訴記者,關于6月1日之后就成立辦公室的承諾,暫時也未成行。凡是在“合作建房”QQ群內詢問了一些焦點問題的參與者,卻因與發起人意見相左或質疑,不斷被發起人“踢”出群外。
不少參與者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至今不能完全了解個人集資建房聯盟發起人的情況,沒有一個嚴格制定的切實可行的運作制度,資金的監管和使用制度難以讓人放心,特別是提出尖銳問題被“踢”事件的發生,讓不少參與者懷疑發起人的真實動機。
然而,作為個人集資建房聯盟發起人之一程萍認為,合作建房實施方案的草案已經公布,每個項目的操作方式可能不同,無法用統一的模式套用所有項目,所以通用的運作制度難以制定。至于資金的監管和使用,她認為相關的制度已經完全可以確保資金安全,是參與者多慮了。對于部分參與者的懷疑,她認為沒有義務全部去解釋,“目前注冊會員已經這么多了,退出一部分人無所謂,更多的人想加入進來”。
資金安全成敏感話題
在記者拿到的個人集資建房聯盟第一個項目的合作協議中發現,甲方為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卻沒有寫明哪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乙方為合作建房出資人,丙方為合作建房發起人。協議規定:“該期個人合作建房以個人出資,出資人代表與房地產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本協議和出資人代表手中持有股份為依據,獲得本協議約定的獨立住宅產權和商鋪產權公證書和車庫的使用權。”同時協議還約定了乙方委托丙方進行具體運作,為確保資金安全,購地、建設等大筆資金使用必須由丙方,出資人代表成員全體同意并簽字(蓋章),才可支付。其他合作建房資金使用須由丙方事前或事后進行審核,并接受審計單位的審計。
合作者對資金安全問題和建設中資金的使用問題,是個人集資建房參與者最為關心的敏感話題。程萍認為,個人集資建房聯盟開設的聯名賬戶和銀行托管賬戶,資金安全無懈可擊。聯名賬戶的資金需個人憑自己的密碼隨工程進度支取;動用銀行托管賬戶的資金需要甲方、項目管理公司、委托的審計單位和銀行共同確認,才能支取,而且只能轉賬,沒有現金,而且轉賬必須是協議事先約定的該項目的建設單位,指定并經審計的賬戶轉賬。
發起人的想法卻未獲得所有參與者的認同。有參與者認為,協議中缺乏必要的關于項目失敗后的處理辦法,讓人感到不安。協議沒有詳細規定多大的資金量需要出資方代表的監管,僅僅發起人審核后就可以動用資金,容易造成監管的真空。而且一旦項目開工之后,隨著工程進度該如何支付資金,支付多少資金,參與者大都是外行而無法把握,萬一發生卷款事件,損失就無法控制。同時,發起人的威信無法使參與者相互之間相互建立信任,大家都在觀望其他人是否已經打款,自己總想在最后時刻進入,以求穩妥,也是造成目前參與者多,出資人少的原因。對比參照的“溫州模式”而言,合肥個人集資建房聯盟在發起人威信、同合作者溝通和制度構建的細節上明顯存在不足,一位合作者告訴記者:“想加入心不安,不加入怕后悔。”
本月15日,是合肥個人合作建房第二個項目的目標地塊競拍報名截至日。據合肥市國土局公告稱該地塊參考價每畝150萬元,按照合肥市近期土地拍賣的情況,最終成交價格肯定要高于這個價格,那么僅項目前期需要支付的土地費用最少在25527萬元以上,要參加競拍,還需在15日之前繳納3000萬元的保證金。程萍告訴記者,要參加的人很多,錢已經不是問題,現在就等待銀行設立好共管賬戶,然后出資的合作者共同商量是否能夠接受這塊地的價格,就可以參加競拍。另一方面的聲音,不少合作者認為第一個項目還沒有著落,就參與第二個項目地塊的競拍,不制定一個科學可行的制度來保證合作者的資金安全和對風險的預測及防范,就如此貿然投資如此大的項目,如同玩過家家,是否能夠成功拿到地還是兩可,即便拿到土地,后期的開發該如何運作,所面臨的風險不可預知。(袁泉 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