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0年代人逐漸走向社會,步入婚育期,購房也逐漸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個話題。年輕意味著希望與活力,但是年輕也同樣與經濟基礎薄弱相掛鉤。他們追求時尚、前衛、樂于標榜自己、超前消費意識強、對未來充滿了自信。然而,在高漲的房價面前,“80后”顯得力不從心,購房又表現出新的特點。
“租房族”
記者采訪了一些“80后”的“租房族”,他們大多數都認為,買房是70年代以前的人的事,買房與他們是無關的。
“我在乎的是生活的內容,并非是買下一間房子”、“房奴這個詞太可怕,也太遙遠”、“如今生活的不穩定因素太多了,我并不認為房子可以給我多少安全感,它甚至有時會成為一種累贅”。這些都成為了“80后”不急于買房的原因。
“每天守著一套房子當‘房奴’,生活起來有什么意思。”剛畢業的小李對買房表現出了漠不關心的態度。
此外,現在就業壓力很大,很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并不能一出來就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頻繁更換,收入并不高。即使有剩余的錢,他們都更樂意花錢去生活,存錢去買房還不如拿去旅行,在他們眼里,生活遠遠比房子重要。所以許多“80后”對購房不甚關心,而是選擇租房。
“啃老族”
大多數人眼里的“80后”喜好追求物質享受——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檔,傾向超前消費——敢于“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很多“80后”即使走上了工作崗位,在生活上還是要依賴父母,屬于“啃老族”。
從買房來看,“80后啃老族”買房的情況顯得尤為突出。父母會為兒女考慮得很周到,不惜代價的去給他們鋪路。這些“80后”當中按揭買房,父母幫忙的占了絕大多數,極少數人能靠自己的能力來買房子。
一方面,對于這些在蜜罐里長大“白領”來說,許多人都認為買房是“父母的事情”,跟自己沒多大的關系。
另一方面,對于家長來說,房價上漲速度太快,對于一個普通家庭,房價的增長已經超過了他們收入的增長速度,使得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未來擔憂,督促著他們買房。
“房奴”
然而在“啃老族”與“租房族”的巨大潮流之下,“80后”中也有人始終堅持著“安居才能樂業”的傳統思想。
“父母把我養這么大,辛苦了好幾十年,我現在出來工作了,該是回報他們的時候了。”吳小姐是今年剛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的學生,她對買房的要求表現出迫切的態度。她告訴記者,自己在外地工作不能照顧父母,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兩年內按揭一套住房給父母住,讓他們有個舒適的家居環境。
在記者的采訪中發現,“房奴”多是家庭較為困難的家庭。這些父母在把子女養大成人以后,家底就已所剩無幾,他們也無力再給這些“80后”們提供住房所需要的巨額資金。所以,出生在這樣家庭的“80后”多會為了讓父母在辛苦了一輩子后享享福,自己在生活上省吃儉用也要按揭買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