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買的房子是五環以內,面積80至90平方米的兩居。但我轉了小半年了,這樣的房子本來就很少,出來也一搶而光,根本買不上。聽說9月份新盤不少,再看看吧。”一直認為買房“越早越好”的余小姐被迫推遲了購房計劃。據記者了解,今年9月的新盤雖然不少,但自住型的中小戶型并不多,業內人士預測的“中小戶型集中上市”的現象也未出現。
新聞分析
“新政小戶型”緣何難產?
去年年中,北京開始執行“90平方米中小戶型占項目70%”的政策,當時業內人士預測,這些“新政小戶型項目”將在今年下半年集中供應。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一局面還未出現。
“新政小戶型項目”為何未能如約上市?這主要是由于開發周期所致,一個地產項目從拿地、規劃、開工到上市,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另外,有業內人士認為,小戶型產品不好設計,成本高,價格上升空間小。為追求利潤最大化,開發商也不愿意建小戶型。
大戶型仍是市場主力
根據《樓市》傳媒市場研究部的統計,今年9月份上市的60個左右新盤中,以中大戶型為主的項目仍是市場主力,約占總體供應量的70%以上。
在這些中大戶型為主項目中,一半左右為老項目后期,如主力戶型為130多平方米的北京華僑城二期、戶型從140至400平方米的山水文園四期等。還有一半是純新盤項目,但這些項目戶型面積也基本都在100平方米以上。
對于目前新增供應量仍為中大戶型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最近上市的新項目大部分還是不受“90平方米占70%”政策限制的項目,而且它們大多定位為中高端市場,因此,規劃成以中大戶型為主的中高檔產品就不足為奇了。
“中小戶型”好產品難尋
9月,純新盤上市的數量明顯增多,但以小戶型為主項目依然為數不多,僅有遠洋一方、華發頤園、設計師廣場、源中心、麗園陽光等7個新盤,占總供應量的13%。另外,還有一部分小戶型產品散落在以大戶型為主的項目之中。
本來小戶型產品就少,朝向不錯、戶型方正、適合自住的小戶型產品又少而又少。溯及原因,一方面,有相當一部分小戶型定位為酒店式公寓,如亞奧·觀典國際公寓二期、設計師廣場,適合投資,不適合居家自住;另一方面,在一些以大戶型產品為主的項目中,小戶型多處于“邊角料”的位置,在朝向上,或東西朝向,或東北角、西北角,很少朝南,如華僑城二期多數不多的小戶型都分布在東北角和西北角;在戶型上,也多是“湊合型”,只是符合設計規范,難求合理。
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北緯40度、遠洋一方等設計較好的中小戶型項目剛一露面,就備受關注。據了解,北緯40度在今年七八月份分別推出兩期,都是以1比10的比例被一搶而光。(記者: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