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上房地產公開數據顯示,截至昨天,本市內環線內可售新房住宅已降到3844套,占全市可售新房住宅的10%不到,這其中還包括614套銷售率超過90%的“尾盤住宅”。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如新房住宅供應量減少且“消化”迅速,可能會繼續抬高內環線內新房住宅的成交價格。
盧灣區可售新房僅27套
記者在網上房地產上查詢后獲悉,到昨天為止,今年全市內環線內新房住宅共成交18837套,246.83萬平方米,平均每月成交約22.43萬平方米。根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提供的數據,今年1到10月,本市共推出約1115萬平方米商品住宅新房源,其中內環內商品住宅占12.8%,約143萬平方米,平均每月的“缺口”約8萬平方米。若按照這個速度銷售,且供應不再增加的話,內環內剩余的3844套可售新房住宅可供“消化”7個半月。
記者還發現,部分中心城區的新房存量也日益減少,到昨天為止,黃浦區的可售新房住宅為177套,面積3.01萬平方米,而盧灣區只剩27套新房住宅可售。記者遍查黃浦、靜安、盧灣,以及內環線內的新開樓盤,發現這些樓盤少有新增房源出現。10月份少數幾個新開樓盤,如靜安的君御豪庭、浦東的香梅花園五期等開盤即銷售過半。如果購買力不減,而新增房源無大幅增加,將促使內環線內在售一手房繼續減少。
市中心“尾盤”房價或更高
據業內人士分析,市中心新房住宅不斷減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年上海住宅供應結構的調整,增量土地集中在內外環線之間,乃至外環線以外。內環線內新開項目用地,主要為之前的存量土地。由于沒有新的增量土地出現,可供出售的房源自然減少。另一方面是市中心的住宅用地已出現飽和狀態,以靜安區為例,其區屬的靜安地產集團在完成靜安華庭———上海壹街區、鳳凰苑的開發后,難以再在區內找到合適的住宅開發用地,于是不得不轉向天津等外地城市建房;達安房產在建成達安花園之后,轉而進軍外區建房。這些區屬大型房產企業的動向也表明,內環線內可開發的住宅用地已經越來越少。
地少,自然新房住宅也將減少。此外,時近年底,另有一些在售樓盤的開發商產生惜售心態。有的開發商今年一年的銷售指標,半年就已實現,于是開始捂盤。開發商的這些心態,也造成市場供應量減少的情況。
在內環線內的可售新房住宅中,有614套屬“尾盤住宅”,據市場人士介紹,這些市中心的“尾盤”主要集中在靜安、閘北等區,其均價在2萬元-3萬元/平方米。不過記者了解到,相關開發商不太會以“打折”等手段促銷。業內人士分析,“現在的尾盤,也要區分看待。如中環以外的樓盤,不少都是好的房源先賣,差點的房源留到最后打些折進行銷售。通常來說,其尾盤房源的朝向、房型、采光等相對較差。不過,中環以內的樓盤就不同了,一些開發商通常都是把差的房源先賣掉,好的留在后面賣更高的價格。”
上周住宅供應有所增加
盡管相對前幾年,目前市中心的可售房源不斷減少,但并沒有到了無房可賣的程度。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周(11月19日-11月25日)本市商品住宅周供應升至34萬平方米,較前周明顯增長86.67%。商品住宅供應量大幅增加而成交量有所減少,供求矛盾緩和,且出現供大于求的態勢,供求比為1:0.81。
此外,由于新房可選擇的余地逐漸減少,不少買房者把眼光投到了二手房。據信義房產最新統計,11月上旬,上海市中高檔二手房成交量較10月同期相比大幅提高,其中,中高檔住宅的成交量占比明顯增多。其中,單價2萬-3萬元的二手房成交量比10月同期增長2倍多。“基本上,現在中環線以內,就是二手房市場為主了。”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告訴記者。(記者 徐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