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接受審議的《保險法》修訂草案醞釀對險企投資“不動產”放行,這將令險企對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從過去的“暗度陳倉”走向“明修棧道”。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保險資金成為樓市潛伏的一大主力資金。
險企不乏大“地主”
盡管《保險法》修訂草案首次拋出“不動產”三個字,但實際上,保險資金對房地產市場早已有所“動作”。
在政策許可的尺度下,直接收購優(yōu)質物業(yè)是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邁出的第一步。打著“自用”的旗號,保險大鱷們成為一個又一個物業(yè)的主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經(jīng)濟發(fā)達城市,保險資金購置大面積優(yōu)質辦公物業(yè)的行動一刻未停。據(jù)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2006年泰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購買了37913平方米的金融街F2B和65096平方米的北京國際中心1號樓,共計14億元。北京國際中心2號樓也被國內一家保險公司購買。新華人壽在保監(jiān)會叫停其壽險資金的地產動作之前,除了在廣州時代廣場置下辦公場所外,還先后投入巨資用于北京繁華地段多個商住物業(yè)的開發(fā),在其前董事長關國亮的力主下,新華人壽的數(shù)十億元資金先后“染指”北京西貿中心、新華人壽大廈、北京飯店二期“北京宮”、華平大廈等。
壽險“一哥”中國人壽2007年底的公告稱,將以超過五億元人民幣購買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旗下部分自有房產、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權等資產。中國人壽首席投資官劉樂飛接受媒體采訪時亦曾明確表態(tài),早在兩年前,中國人壽已在著手研究投資商業(yè)房產領域,并已在人員、項目、制度流程等方面,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某些時候,房地產也與保險公司的主業(yè)推進巧妙結合在一起。2007年底,華安保險在全國各地自購物業(yè),首批推出200家社區(qū)保險門店。按照華安的構想,到2008年底,華安將在全國開設2000家門店,5年內這一數(shù)字將達到10000家。華安表示,此舉指在掌控終端消費群,不過,沒有懸念的是,伴隨著對終端消費群的掌握,華安亦成為不小的“地主”。
或成樓市新“房托”
在股市低迷之際,對投資“不動產”的放行無疑是保險業(yè)一項重大利好。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寫字樓租金收益率,扣除空置率因素后為5.19%-6.86%,高于一年期國債收益率2-3個百分點,這對于講求“長線穩(wěn)定回報”的保險資金來說具有一定吸引力。
“國務院在2006年出臺的23號文件中用行政辦法支持保險業(yè)參與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而現(xiàn)在是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這對于像中國人壽這樣經(jīng)營壽險業(yè)務、長期積累了大量資金的保險公司而言無疑是個很大的利好。”中國人壽董事長楊超前日的表態(tài)成為保險公司的心聲。
盡管草案并未對“不動產”投資比例上限作出具體規(guī)定,但保險公司人士認為,保險企業(yè)或參照5%的投資比例進行風險控制,以此計算,將有1000多億元資金可進入不動產。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如此大手筆保險資金一旦進軍房地產市場,成為樓市“新血”,將不利房地產市場理性回歸。此外,保險公司投資房地產市場亦存在很大風險。在十多年前,保險公司亦曾獲準投資房地產,但因風險把控不嚴,造成不少爛尾樓。從國外經(jīng)驗看,目前歐美保險公司對房地產直接投資的比例也呈逐步下降趨勢,更多地轉向間接投資領域。(記者 李青)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