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萬人住房團購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創建者鄒濤,在博客上發文,稱考慮引進公益企業資金,分攤運營成本。此舉引發質疑,對此,鄒濤稱,吸引到的資金將直接支付給平臺服務商,他不會接觸錢。
博客列出平臺運營成本
前日,鄒濤在博客上發文,列出了平臺日常運營成本費,包括網絡服務器租賃及托管費、手機短信群發費、辦公場地費、日常調查樓盤等交通費等7項,共計約40-50萬元/年。鄒濤表示,隨著平臺搭建范圍擴大,自己在財力、物力上已無法應付。所以開始考慮邀請企業,分攤平臺運行成本,并稱從26日開始,“明碼標價”地向愿意分攤的企業收費,標準以運營成本開支為準。
消費者質疑借機脫手平臺
此前鄒濤曾表示,自己的平臺永遠不收購房者費用,不收發展商的傭金、回扣,并明確表示他不會接觸錢。因此前日,鄒濤的博文一出,引起了各方質疑。
購房者劉小姐表示,擔心企業加入后,鄒會借此機會將平臺脫手,到時可能會是企業接手,收費模式也跟著改變,運營費用便會轉嫁到購房者身上。
對此,鄒濤稱,所有費用將直接支付給為平臺服務的相關商家,并在網上公開使用清單,多余的安排到下一年度循環使用。對愿意平攤運營費用的企業,鄒濤稱不會有任何回報,“永遠不向購房者和開發商收取任何費用”的承諾不會改變。
律師說法
萬人購房不算公益行為
北京律師協會房產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子華律師稱,鄒濤邀請企業平攤運營成本,屬合法行為。但在進行“平攤”時,鄒濤須以法人身份履行《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這樣才能規避糾紛和違法行為。
對于鄒濤購房平臺的公益性說法,劉子華稱所謂公益一般具有四個條件:第一,不營利;第二,無償為別人提供服務;第三,一般都是國家所倡導的;第四,為不特定的人進行服務。鄒的行為雖然符合前兩個條件,但其目的是通過團體談判,為購房者謀取低價房,嚴格說算不上公益行為。
但劉子華也表示,并不贊成類似于“萬人購房平臺”的行為,“以團體的壓力來取得低價房子,并不利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新聞背景
2000余人報名萬人購房團
深圳“萬人住房團購行動”的發起人鄒濤近日在北京發起萬人購房團行動,其團購平臺網站已于10月17日試運行,至10月22日,已有2000余名北京購房者報名。鄒濤稱,北京購房平臺繼續征集報名,待人數達到1萬至2萬人,即進入具體分批團購,計劃在年底前解決部分團購市民的買房要求。(記者劉澤寧 實習生李莎莎)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