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8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決定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納入地方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調整了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并對不同的費用支出設立了相應的管理要求。
該負責人介紹,調整后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包括五大類:一是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二是土地開發支出。包括前期土地開發性支出以及按照財政部門規定與前期土地開發相關的費用等。三是支農支出。包括計提農業土地開發資金、補助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補貼支出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四是城市建設支出。包括完善國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設施建設支出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五是其他支出。包括土地出讓業務費、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計提國有土地收益基金、用于城鎮廉租住房支出、支付破產或改制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費支出等。在上述使用范圍中,第一類必須足額保障,第二類要嚴格控制,第三類要重點向新農村建設傾斜,第四類、第五類要嚴格執行預算。
此外,他還介紹,200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 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定,“探索建立國有土地收益基金,遏制片面追求土地收益的短期行為”。目前,土地收購儲備缺乏資金來源,由財政部門從繳入地方國庫的土地出讓收入中,劃出一定比例資金,建立國有土地收益基金,主要用于土地收購儲備,有利于避免土地出讓收入的“寅吃卯糧”,避免土地收購儲備過度依賴銀行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