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調控”還是“管控”?
與八部委此次調查房價上漲的重點一樣,深圳對全市在售樓盤進行摸底調查的重點,是“非市場、非正常的因素”。在一位業界資深人士看來,這不僅意味對房價上漲中市場力量的認可,甚至預示著對市場因素和非市場因素的區別對待。“這就需要對市場進行區隔,把住房保障與商品房市場進行區隔。以防止‘雙軌制’導致的權力尋租和投機行為。”
深圳幾位重要的開發商認為,這輪房價上漲是對深圳“大市場、小政府”執政理念的一種考驗,政府是“調控”還是“管控”的確需要拿出智慧。大部分業內人士對解決此次房價難題抱以樂觀態度:“市長對于房價上漲過快是有清醒認識的。”
在許宗衡看來,房價上漲較快是多方因素作用而成:一是深圳土地資源珍貴稀缺;二是在市場供應緊張情況下,部分開發商高位起價、囤積房源,拉升了整個市場均價和漲幅;三是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購買能力相應提升;四是深圳人口密度偏高;五是深港往來日益密切,兩地房價的落差導致大量港人來深置業;六是出臺的各項調控措施的效果有一定時滯性,住房供給結構尚未調整到位。
許宗衡表示,深圳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盤活存量土地,加快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的落實,加大政策性住房的建設力度,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控制房價的非理性過快上漲。
李耀智:城市移民影響深圳房價
“關內買不到20000元以下的房子。”深圳的房價令人望而卻步,業內比較認可的供應和需求之比達1:8。盡管深圳市政府前不久公布了10年土地供應計劃,顯示土地供應量到2010年要增加至12平方公里,但今年前5個月,深圳僅推出5宗住宅用地公開掛牌,其中1月31日的兩宗土地還遭流拍。
此外,1~5月,全市新建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為212.0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82%;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12.3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1.7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79.0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2.15%。
在一段時間內,樓市供應量依舊將呈萎縮之勢。“深圳正在面臨全國范圍的新一輪房價過熱。”深圳業界普遍認為,如果調控不到點子上,房價還要漲。在這樣的背景下,記者專訪了身處樓盤銷售“前線”的深圳中原地產總經理李耀智。
中國房地產報:您對深圳目前的房價如何看?
李耀智:雖然用供求關系可以解釋為什么最近深圳房價有比較高的升幅,但有一點我們需要關注,最近租金升幅的水平遠遠低于房價的升幅。從2005年開始,深圳的租金回報率大概每年是7%~8%的水平,而從最近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房價升幅已大于租金升幅,租金的回報率跌至3%~4%,這個現象值得關注。由于房價一直看漲,吸引了很多投資者進入房地產,我們統計有20%是投資客。
中國房地產報:您認為是什么原因使深圳的房價越控越高?
李耀智:房地產的價格是和供求關系有關的,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對房產的需求很高,但土地供應遠遠不夠,地價成本也高。人口是影響房價的一個重要因素,還有地理環境、土地供應、經濟環境等等。
中國房地產報:最近八部委來深圳檢查的傳聞是否可被視為深圳房價危險的信號?
李耀智:深圳房價的確上漲過快,有泡沫現象,但整體看,我認為深圳的房地產市場還是比較健康的,發展商也愿意配合政府,對于調控政策,都愿意積極對待,而且深圳房地產的管理水平也是比較高的。
但這不排除還是會有一些違規現象,所以總會有些發展商擔心八部委來查。
中國房地產報:如果政府的調控措施繼續出臺,您認為政策應將重點落實在哪些方面才可能有好的成效?
李耀智:政策的問題很難說,但是深圳的房價這幾個月是走在全國的前面,應該引起政府的關注。投資客太多、開發商捂盤等違規現象都應該是打擊的重點,增加土地供應、調整住房結構也不容忽視,此外,還有加大中低價位、中小套型住房的供應力度,包括政府還要大力推出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的重點應該放在各個方面,均衡發力,單一打擊的作用是薄弱的。
中國房地產:深圳市國土局已表示要嚴查企業違規現象,您覺得此番嚴查下來,深圳地產將會有什么變化?對房價會有影響嗎?
李耀智:很多企業的違規現象肯定是無處遁形,這對規范深圳的房地產市場是件好事,也會嚴厲打擊一些炒樓現象。同時能夠傳遞出一個信息:政府是不會坐視房價飛漲的,控制房價快速上漲、穩定房價,應該是政府此舉的初衷。
在年初的時候我們預計今年的升幅在15%左右,現在升到20%,引起了較大的關注。房價跌的話,可能會出現很多“負資產”現象,不但個人要承擔這種風險,對金融體系也是有比較大的影響。作為房地產業來說,很難有一個好的標準,這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
中國房地產報:您覺得深圳房價會出現拐點嗎?如果有,將會在什么時候出現?
李耀智:從投資客的水平和租金的回報率降低這兩個因素來看,深圳的房價應該是出現了一點泡沫。但是有泡沫,并不代表房價會跌,未來房價是升還是跌,還是由市場來控制和決定,很難預測拐點什么時候來臨。
從2006年開始,我個人就認為,盡量不要買房產投資。為什么?我覺得房產不是用來投資的,是用來居住的。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