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1日起,溫州個人合作建房發起人趙志強的博客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個人合作建房方面的消息。
與之印證的是,在最近這半年時間里,溫州個人合作建房項目,一直進展緩慢,夢想中的“臥龍山莊”,至今仍是一塊平地。在“違規操作”、“非法集資”、“歷史倒車”等種種質疑之后,外界有評論說,這個項目已經偏離了“個人合作建房”的初衷,正在走向“終結”。
昨天,趙智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卻始終強調:“過程不管怎么樣,都只是各人的理解不同。只要我們的項目最終完成,就是一種成功。”
合作建房項目進度遲滯
從去年11月成功拿下溫州江前村三產安置地塊開始,趙智強就被外界稱為“個人集資建房破冰者”。但從現在看來,成功拿到土地,離整個計劃的最終實現,還隔山差水。
在那之后,這個項目在程序上遇到了一系列問題,特別是所稱的“個人集資建房”, 和國家有特定含義和特定對象的個人集資建房或合作建房完全不同。為此,這個項目比一般的房地產項目,還多出了許多手續。
而另一邊,這個項目最初通過房開拿地,似乎又是在走房地產開發項目程序。
究竟應該如何管理這個項目?這也是溫州各有關部門遇到的新問題。政府方面還為此專門召開了幾次會議。
趙智強說,因為沒有先例,所以辦理各種手續的相關審查程序極其嚴格。
因此,時至今日,溫州個人合作建房項目,仍只在溫州發改委系統的立項程序中。
合作建房變成房產開發?
溫州開發區經濟發展局與溫州市發改委先后表示,只要最后所有的材料都齊備了,批復是沒有問題的。不過,關鍵的一點是,這個項目必須按房地產開發項目正常程序進行。
而按照房地產開發項目程序進行,要得到批復所缺的關鍵材料之一,就是“自有資金”。因為溫州個人合作建房項目的開發商——正元房開,只負責“代建”,項目所需要的資金全是參與的會員籌集起來的。
因此,參與個人合作建房的所有會員,不得不由原來的“會員”變為“股東”,資金作為入股資金,注入項目公司。
業內人士同時也指出,既然按房地產開發項目正常程序進行,那就需要把它當作一個房產開發項目來對待,政府部門也必須以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來監管。那么,“股東”最終能否在公開銷售中買到房,這也是一個問題。
“不論過程,只看結果”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前,趙智強曾表示:“政府對我們的項目,一直抱著支持和引導的態度,我們也不希望過分的張揚。”
對于個人合作建房將演變成房產開發的說法,趙智強坦言:“按房產開發正常程序走,這個說法沒有錯,不過,這只是各人理解不同。”
法律意義上集資建房的標準之一,土地是政府劃撥的。但溫州的個人合作建房“一開始就通過房開拿地,后續工作當然也要和拿地這個源頭一脈相承。”
溫州的個人合作建房計劃,是由個人集資,以零利潤成本價模式,委托房開開發建設。“個人合作建房模式,應該是對現有房地產業的一種有益的補充。”趙智強說,“我的觀點是,不論概念和過程,只要我們的項目完成后,能夠比周邊的房價便宜,這就不失為一種成功。”(胡軼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