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風頻吹,房地產市場進入秋季后顯得“反常”,調整跡象開始逐漸顯現。
近日,珠三角樓市首當其沖,變局初顯。上海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兩大一線城市中,廣州堅挺的房價出現松動,打折促銷風漸起;深圳交投量則急劇萎縮,甚至有人判斷房價將跌去40%。這股調整風會否繼續蔓延?樓市是否迎來了真正的拐點?不少業內人士預測,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有望出臺,房地產市場面臨又一次的深度調整。
廣州:“打折風”越吹越烈
“廣州樓市買賣雙方出現新動向”、“廣州開發商公開降價了”、“廣州多個區域頻現新盤降價”……近期,廣州樓市的“大動靜”引起了全國性的關注。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辦公室的分析師向記者介紹,自從上月底廣州兩大開發商——恒大地產和富力地產旗下的樓盤推出“買樓送一成首期”的9折促銷后,廣州樓盤的“打折風”便開始吹起。
據悉,本月廣州多個當地知名開發商紛紛打出“促銷牌”,如雅居樂地產借著集團15周年慶推出回饋活動,活動期間業主再買房、介紹買房等可獲額外9.8折;又如“惠民購房大行動”、“現樓購房節,最高優惠13萬元/套”等名目繁多的活動。同時,在那些大開發商帶頭打折的推波助瀾下,越來越多的開發商似乎頂不住壓力,也加入促銷行列,“打折風”越吹越烈。
在國家發改委上周剛發布的10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中,廣州上月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為7.8%,環比漲幅則為0.8%,比三季度有所放緩。“國慶長假過后,廣州不少地區的新房報價顯得理性了不少。”分析師認為,雖然上月廣州一手房成交均價繼續向上,并突破了12000元每平方米的新關口,但之前房價漲得太急,加上房貸新政出臺,導致廣州樓市觀望情緒濃厚,樓市成交量大減,新開樓盤于是不敢再漫天叫價。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廣州271個在售樓盤截至本周一竟有約85%零成交,交投萎縮所引起的價格“呆滯”也使廣州樓市里的不少人如坐針氈。不過也有分析稱,由于上半年以來樓市銷售暢旺,不少開發商都追加了銷售任務,而至今不少大公司都還沒完成年度任務,上市公司則更要沖年底業績,這樣的壓力迫使許多開發商不得不采取促銷手段。
深圳:急漲房價“喘口氣”
雖說在國家發改委新發布的10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中,深圳上月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和環比漲幅仍分別高達16.8%和2.4%,依然處于全國前列,但從深圳樓市的近況來看,高位盤整成為眾多深圳業內人士的一致評價。
深圳世聯地產給出的研究報告顯示,10月深圳一手房市場日均成交量不足60套,較9月下降51.2%;二手房日均成交量不足110套,各區交易量的下降幅度在30%-70%之間。“二手房成交量的萎縮帶動了一手房成交量出現下降。”分析人士表示,9月中旬深圳各家銀行先后都停止了二手房房貸,深圳二手房成交由此出現了快速下滑,甚至出現個別炒房者降價拋盤現象。但是在量縮的同時,深圳的一、二手房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
“近兩個月來,深圳樓市的基本面就是‘量縮價平’。”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辦公室的有關人士介紹,“近期新盤紛紛遭受冷遇,使得開發商的動作更加謹慎。如上周,深圳樓市內新開盤項目僅2 個,共171 套、2.8 萬平方米,供應量較之前幾周又有明顯的下跌。而成交方面各區域情況有差異,整體成交均價為14063元/平方米,較前一周微漲0.49%。”
有分析指出,今年以來深圳樓市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1-4月的交易活躍期,交易量走勢顯示市場需求逐步增加,置業者對房價心理預期大幅度提高,該時期新盤均價在1.2萬元/平方米左右浮動;第二階段是5-7月的觀望調整期,房價高企、土地供應加速、加息等政策陸續出臺,持幣觀望比重加大導致交易量下滑,該時期新盤均價在1.4萬-1.5萬元/平方米;第三階段是8-10月的成交低迷期,新的政策調控帶來利空影響,銀行緊縮房貸使得購房者房貸壓力放大、投資門檻提高,較大程度地抑制了購房需求,只是受個盤因素影響,新房價格繼續走高,在該時期達到1.6萬元/平方米以上。
“倒牛步”還是大崩盤
一些人認為,廣州等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已得到抑制,伴隨著成交進一步萎縮,樓市終將“背過身去”,一路下滑。一些人認為,說“崩盤”還為時尚早,要知道樓盤紛紛打折促銷存在新政調控、年底趕業績等多種原因,并不意味著房價就已進入下降通道,未來走勢還要看調控政策的落實情況。
“一個城市的房價會否產生下降,我認為應該是由供求關系來衡量。”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上海區副總經理于丹丹一直持此觀點。她認為,如果廣州的樓盤價格排出來之后,能夠得到市場認可,那就意味著需求仍然存在,價格下降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此外,廣州和中國香港地區比較接近,因此受到輻射影響程度也大,在這種基礎上,說房價一定會降下來未免過于片面了。而如果廣州在下個月再出現上漲也不用太擔心,只是土地供應一旦實現了,房價仍會回調,這都是很正常的市場周期反應。
深圳樓市的資深人士半求則把目前的現象比作“倒牛步”。他所謂的樓市“倒牛步”,就是樓市中長期依然看好,但是短期存在結構性調整(而非全局調整)的風險,目前的一線城市居民就應該做好此準備,房價整體需要盤整以等待價格體系的重新合理化。(記者 李和裕)
政策之手當適時一推
樓市大調整的腳步,似乎真的近了。
廣州和深圳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一輪不小的波動。盡管,成交價和成交量的下滑不能被誤讀為“暴跌”。但是至少,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
10月份,本應該是樓市的“金九銀十”,廣州商品住宅成交量逆勢下滑明顯,比9月下降了18%。隨后,廣州房價開始漲幅放緩,10月的數據比9月下降了8%。到了11月,房價下滑趨勢更為明顯。中小開發商熬不住,大型開發商也開始放下身段,打折成風,助推了這股“降價風”。
而在深圳,10月份,新房日均成交量不足60套,到了11月份,又銳減到僅為40余套,相當于上半年日均200套成交的20%。成交量的大幅縮水,導致深圳樓市觀望氣氛愈加明顯,房價將下跌40%的論斷得到了不少的支持,或是內心的擁護,不少二手房業主已經開始“松口”,房價高漲乏力。
先是成交量步入低谷,隨后房價理性下調——南方的房地產市場“提前過冬”,南方又一直是樓市的“橋頭堡”。這樣的“慣性”市場反應會不會席卷全國?會不會預示著新一輪調整?應該說,這是有可能的。
今年以來,北京房價加速上漲,10月份的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漲幅達到17.8%,創歷史新高。與此相對應,北京房地產市場上,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成交量已經日益萎縮。而在上海,據上證房產指數辦公室的指數報告,10月份,上證新建住宅指數為2042點,比上月上漲2.00%。但是在房貸新政的影響下,新建住宅成交大幅減少,住宅價格仍然保持增長趨勢。
政策利劍高懸,多空博弈白熱化的京滬等地房地產市場,觀望氛圍已經形成,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成交量的大幅下滑。這個時候,房價怎么走,看得就是對應雙方的耐力和實力的比拼了。結果只有兩個,要么就是開發商資金實力強勁,熬過這段淡季,成交量隨后破冰,房價繼續上揚;要么就是購房者暫時壓抑急迫的購房需求,在明年年初時期,樓市迎來不小的調整,房價向理性值回歸。
除卻買賣雙方,還會對樓市產生重大影響的,就是可能的調控政策。建設部、發改委、國稅總局等相關部門,一旦出臺房地產行政、財稅方面的調控政策,結合目前“年關”將近的金融緊縮態勢,短期內,樓市就可能呈觀望加劇態勢,投資客的比例持續大幅下降,外資繼續收手,房價出現一定的波動和下調。
臨界關口,樓市面臨新的突破,是政策之手適時一推的時候了。(記者 柯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