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成本高,“新上海人”喊累
剛剛從南京師范大學畢業、就職于上海一家媒體的小盛,好不容易在這座城市的西南角租到了一間她認為“還不算太貴”的房子。
這套三室一廳的商品房被分成大小不同的五間,小盛租的是其中面積最小的一間,五平方米左右。沒有空調、寬帶,也沒有細致裝修,只配了一臺電視機、一個衣柜、一張床,每月的租金為550元,“其他四個人的租金更貴些”。
如今,像小盛這樣的“群租族”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上海各區域——城鄉接合部有,市中心也有,老式住宅中有,新建小區里也有;少則三四人,多則十幾人,合租一套房。據當地媒體報道,一套位于城市中心的60平方米左右的老式房屋內,竟然同時住進了20多名“群租族”。
由于近年來房價大幅上漲,租賃價格也水漲船高,來滬謀職、白手起家的“新上海人”頓感壓力倍增,“群租”成為一個自然而無奈的選擇。
根據《職業》雜志和“中青在線”2005年進行的一項聯合調查,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成都、大連、蘇州、青島、武漢等城市中,上海以91.86%的被選比例,高票當選“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不單單是房價,上海的其它生活成本也比較高。”小盛以交通成本為例,將南京和上海作了一番比較:
在南京,使用交通卡可以享受車票八折優惠,一般公交車只需0.8元,空調車為1.6元;在上海,公交車沒有票價折扣優惠,軌道交通的最低票價就是3元,遠途或轉乘則需要五六元,自己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費為10元,這還不包括偶爾乘坐出租車的費用。
不久前,瑞士銀行依據122種商品及服務的價格,對全球各主要城市的生活費用進行了計算,并且根據計算結果公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在這份研究報告中,上海排名第60位,北京則列第62位。
在上海、杭州、寧波、溫州、南京這五個長三角地區的主要城市之間,浙江省統計局城調隊曾就38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進行過比較。在與日常消費密切相關的吃、住、行、居、學、醫、玩等七方面,上海有15項指標居于五城市之首。
“我在上海工作了四年多,自從買了房,差不多就成了‘月光族’。”畢業于廈門大學的魏先生算了一筆賬:每月房屋還貸2700多元,交通和通訊費500多元,水費、電費、煤氣費以及朋友聚餐需要六七百元,另外還要寄給父母親500元,每個月5000多元的薪水往往所剩無幾。
上海團市委針對35歲以下、職業為白領的“新上海人”在滬生活狀況的一項調查顯示,當面對“你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這道問題時,有超過44%的被訪者選擇了“金錢”。選擇“時間”以及“運氣和機遇”的被訪者,分別只有21%、16%。
盡管生活成本不菲,但城市的經濟活力與開放度仍然讓年輕人十分向往。同樣是在《職業》雜志和“中青在線”的聯合調查中,上海超過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等,列“我最心儀的就業城市”首位。(俞麗虹 錢晨祎)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