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根正被收緊規范
受頻頻出臺的政策影響,深圳市民對房價走低充滿期待
在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對深圳未來發展的擔憂中,“土地、空間有限,按照傳統速度模式難以為繼”,位列其所言四大“難以為繼”之首。據深圳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介紹,2004年,深圳建設用地面積為839.42平方公里,大大超出了《深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7—2010)》確定的2010年建設用地總量622平方公里。
如何對現有土地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支持深圳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深圳急需解決的問題。
今年6月,深圳出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推進集約用地的意見》,通過按容積率分段累計計收地價、加大對閑置土地處理程度、積極推進舊改工作、加強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等多種手段,促進節約用地、集約用地。
9月5日,《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發,在進一步嚴格土地管理、加強土地調控方面作出了更加具體的規定。這,無疑為深圳更加有效地規范管理土地、收緊地根、實現土地利用方式轉變提供了指導。
9月15日,深圳市首次招標出讓位于該市龍崗、寶安兩區的6塊居住用地。6塊地集中推出,在深圳歷史上前所未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體現了深圳從土地供應源頭進行宏觀調控、穩定市場的決心。
據透露,深圳市近期將再次推出第二批出讓地塊。自2007年起,深圳還將停止產業用地的協議出讓,全面實行產業用地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
深圳還將盡快推進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以確保重大項目建設盡快落實。同時,將成立土地利用計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協助進行下一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的編制,制訂土地利用計劃管理辦法。
對于符合規定的建設項目用地,深圳將建立嚴格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制度:由市國土資源局擬定報批方案,經市政府、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國土資源部的層層審批,獲準后,方可辦理規劃及用地手續。
與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相應的是,地產商們也在開始思變。
2006年,土地調控政策相對集中,“國六條”出臺、住房供應結構調整、土地督察制度設立、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標準調整、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規范的實施,以及此次《通知》的出臺,這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無疑會在市場上產生相應影響。
對于深圳市9月15日的6塊土地招標出讓,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成交的樓面地價價格都在3000元左右。相對于該市上月舉行的拍賣會上寶安新中心區一宗地塊樓面地價賣出6000余元平方米,“調控效果很明顯”。
深圳某在售項目負責人表示,今年調控不同于往年,“不能對‘金九銀十’寄予太多希望”。他認為,在政府宏觀調控的系統面前,如果房價持續漲幅過高,必然“又有新的更嚴厲的調控政策出臺”。
有開發商認為,新政帶給開發商的不僅僅是利潤問題。由于《通知》出臺帶來的地價上揚,以及在宏觀調控影響下市民對樓市的進一步觀望,它將有可能引發地產商在深圳市場格局上的變化。
在宏觀調控的影響下,不少樓盤定價更加謹慎。一些地產商的關注點開始了從高房價到高性價比的轉變——盡量控制房屋總價,同時提高樓盤性價比。
據深圳媒體調查,受頻頻出臺的政策影響,該市市民對房價走低充滿期待。近半數被訪者預期房價將下跌三成,一位家住羅湖區的女士表示“買房有希望了”。
同時,市民對房產消費普遍觀望,在調查中,72.04%的受訪人表示觀望期會超過一年。
專家推斷,新土地政策的實行,短期內將可能引發房地產市場價格波動。但從長期來看,則有利于推動住房供應結構趨于合理,促進人們住房觀念更加理性。(胡謀 姜瑋)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