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一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陳建)廣州市市長張廣寧最近在參加政協小組討論時透露,廣州市將有新政策,只要單位有土地,符合城市建設規劃和土地使用規劃,單位可自行建房分給員工,那些沒有房的員工可以享受到實物分房。因此有媒體認為“意味著叫停六年的單位建房重新啟動”,更有廣州媒體同時還披露“未來四年將自建房三點七六萬套”,而此消息遭到市民、地產業界和專家的不同解讀,很多人都以為回到以前的實物分房時代了。
廣州市國土房管部門澄清,新的單位建房政策與以前實物分房有本質區別,要“三限”,即限戶型、限房價、限銷售對象。單位自建房屬于經濟適用房的一部分,戶型和銷售對象要符合經濟適用房的有關規定,而這些規定在以前的實物分房時代是沒有的。
廣州去年九月底出臺的《廣州市住房建設規劃》表示,單位自建房就已和廉租房、新社區一同寫進政府保障型住房供應行列。一些有錢有地的單位有條件自行建造房子,從內部消化本單位的住房困難戶,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政府和社會建設經濟適用房、解決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問題的負擔。
此舉立即在房地產業界引發五大疑問:
一是供應量有多大?按規劃,未來五年廣州部隊和單位自建經濟適用房三點七六萬套,三百萬平方米。專家則指出,目前在廣州老城區,除了部隊和鐵路系統還尚有一些自有用地外,屬于企業單位的住宅用地已不多見,加上廣州實行了“退二進三”的政策之后,連其他工業用途的地都非常之少了,何來三百萬平方米?
二是有多少符合條件的購買對象愿意買這類產品?按照房管局的解釋,單位自建經濟適用房屬于政府保障型住房,套型建筑面積全部控制在九十平方米以內。而目前廣州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是“倒三七”,即購買九十平方米以上的占了七成,購買九十平方米以下是只占三成,究竟會有多少人愿意買這類產品,是個未知數。
三是單位建房的積極性有多大?有市民認為,該政策有點“畫餅”的味道。一位企業負責人坦言,現在寧愿以貨幣分房的方式解決員工問題,分二十五年來補貼給員工總比一次性投入大量的基建費用好,可以減輕單位承受的負擔。加上單位建房程序復雜,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其實不符合企業的管理成本計算。
四是經濟適用房能否允許拿到二級市場出售?社會各界議論得沸沸揚揚。單位自建房作為經濟適用房,其身份就有別于以前的“房改房”,能否像以前房改房、安居房購買兩年后允許上市就難說了。而且,其產權問題將如何確定?是個人的還是單位、政府的呢?
五是單位自建房能否拉低房價?單位可自行建房的消息出臺后,有媒體樂觀地預測“商品住宅的價格會受到沖擊”,房價將應聲而落。對此,地產專家看法不一。有的認為,單位自建房在住房建設規劃中所占比例很小,不會對商品房構成沖擊;有的則認為,此舉多多少少影響著商品房市場消費者的購買意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