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綠城中國在今年7月至10月初,買地花費已經達210億元,但截至9月30日,屬于集團的銷售權益金額為226億元。分析師認為,在維持高負債率的情況下繼續拿地,一旦物業銷售放慢,公司可能再度面臨財務困境。
面對外界的質疑,綠城中國昨日首度對《每日經濟新聞》回應稱,高價買地行為,源于集團自7月份以來的良好業績和強勁現金流,且所買地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與國有企業合作項目。
行業分析師認為,國有資本正通過與民營地產公司合作拿地、開發,甚至參股投資,漸漸滲透到主要的幾家民營企業,進而完成資本層面的“國進民退”。
土地市場最激進的民營房企
“世茂、富力等其他內地房企在經歷了2007年的市場低迷之后,目前都在著力降低資金負債率。”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李國宜說,綠城中國是唯一的例外,今年7月以后,逐漸擺脫財務困境的綠城中國在土地市場頻頻出手,所購土地總金額和公司的權益銷售額非常接近。
據住在杭州網的跟蹤統計,7月以來,綠城中國已經砸了210.4億元買了10多幅地。綠城中國投資者關系部戚麗瓊認為上述數據不準確,但實際購買土地金額應該接近上述數據。
綠城中國昨日發布的10月公司簡訊顯示,截至9月30日,綠城中國的銷售額為358億元,其中屬于集團的權益僅為226億元。
由于銷售額和買地金額相差不大,標準普爾將綠城中國的信用評級評為“B+”,并將展望定為“負面”,而與綠城同規模的其他內地房地產公司則至少評價為BB-、BB+,乃至更高。
李國宜認為,以綠城中國現在的財務結構,如果繼續擴張買地,將使得公司在市場銷售情況不佳時,遭遇非常大的財務壓力。與平安信托簽訂總金額有望達到150億元的投資戰略框架協定,這些都被他視為高風險的表現。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綠城中國就因去年的不佳銷售業績和高達140%的資產負債率,引發過“高息票據”危機。
新購項目背后的國企身影
對于頻繁高價拿地的質疑,綠城中國CEO壽柏年昨日在10月公司訊中回應稱,綠城中國的銷售額歷史性突破了300億元,集團對國內主要城市的住宅市場短期及中期的前景有良好的預期,所購的土地主要是滿足2011年及以后的土地開發和預售用。
但是上述表態,并不能打消人們對綠城中國財務風險的疑慮。由于綠城所購土地大多為溢價購買,相當部分的項目被認為需要等兩三年以后才會有利可圖,因此資金的來源對綠城中國非常關鍵。
此前有消息稱,綠城中國買地主要資金來源是江浙一帶的富豪。但戚麗瓊否認了上述說法,表示新購買的土地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與國企合作共同開發的。至于合作國企的具體名字和投資金額,則有待未來的公告詳細披露。
中房指數研究院杭州公司總經理張志杰說,綠城早年就曾有過與國有資本合作的經歷,其中包括葛洲壩、華門、錢江等國有背景的企業。
李國宜認為,如果綠城新購買的土地中,有大量資金是來源于國企等合作方,將能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大降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