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融資過分依賴銀行的局面亟待打破,這個觀點已獲得不少專家和地產商的共識。他們提出,讓房地產金融多元化從“呼吁”變為“現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巴曙松昨天表示,真正的房地產融資對應不同層級的市場有不同的融資方式,在產品的不同開發階段也有不同的金融工具,但在我國都只有貸款這一種形式。
從防范金融風險的角度,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張濤強調,房地產金融多元化迫在眉睫。他說,現在,房地產融資過分依賴銀行,這不僅不利于房地產本身的穩定,也使銀行系統更易受到房地產市場波動的牽連。
實際上,央行曾多次預警,在房價攀升和房地產信貸規模較大的情況下,需關注房地產市場波動帶來的宏觀經濟波動、房地產價格下跌和房地產信貸下降以及銀行信貸損失等潛在金融風險。
張濤認為,要防范這些金融風險,一則要推動房地產金融產品多元化,形成包括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企業化債券在內的房地產金融產品體系,并且積極研究適合中國國情不動產的證券工具,加快短期融資券信用評級系統的建設等。二則需要房地產企業積極參與金融市場的創新。他說,目前,某些大型房地產企業已開始打造自己的金融平臺,比如,發行信托計劃、收購上市公司、參股金融機構、發起設立地產基金以及海外上市等等。
而海外證券交易機構對中國企業的海外上市均持歡迎態度。紐約證券交易研究所亞太區執行董事楊戈稱:今年去美國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非常多,有不少正在做上市準備,預計將在4、5月份形成一波高潮。
對多元化融資渠道如饑似渴的,正是國內眾多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房地產調控“緊箍咒”長念的情況,開發商從銀行貸款的難度非常大。
長房集團董事長全臻說:“我們特別希望在融資方面有一些突破!彼f,作為位于中部的國有獨資企業,融資渠道十分單一,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但這要受國家政策的影響,還有一個很致命的問題是,貸款期限非常短,都是一年或兩年。這種短期貸款對大項目的運作會帶來很多問題。
巴曙松說,現在的問題是,對銀行貸款的控制在加強,但對新融資渠道的放松沒有跟上。事實上,不少外資投資機構正抓住這個時機擴軍中國地產業。國際資本主要采用對母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參股項目公司合作開發等兩種形式與中國優秀房地產企業聯姻。渣打直接投資有限公司便是趁調控之機,入股了世茂地產、綠城中國等中國房地產企業。
從防范金融風險的角度,專家強調,房地產金融多元化迫在眉睫。(費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