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京城樓市又開始了新的發展階段。回顧上半年京城樓市,盡管受到股市的影響,其受關注程度似乎大不如從前,但卻也是沉寂中不失暗涌。事實上,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仍然緊緊牽制著京城樓市,影響著京城樓市的發展走向。而在對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政策進行一番梳理后,“落實、加息、行業規范、物權法”這四大關鍵詞也隨之浮現。
關鍵詞一:落實
可以說,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政策調控相對來說平靜很多。而政府的工作重點也從一股腦地出臺政策,轉向落實層面。回顧過去兩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基本上都是在5月、6月出臺綱領性文件,如2005年的“國八條”2006年的“國六條”、九部委新政等。尤其是2006年,政策出臺可謂相當頻繁,從金融稅收方面的兩次加息、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未封頂樓盤禁止房貸、限制外資購房、稅費政策(營業稅、個稅、土地增值稅)等;到增加供給方面的“90/70”政策、增加土地供給政策等;無一不給京城樓市帶來變化和波動。
而今年上半年京城樓市保持高度緊張,卻沒有等來新一輪宏觀調控政策的“轟炸”,究其原因,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過去兩年出臺的一攬子政策已經基本囊括了調控的大方面,而今年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這些政策落實到位;同時市場也需要時間來檢驗各項政策的效果及落實程度。因此,對于今年上半年的房地產宏觀調控局面來說,求穩、著重落實已然今年政策的基調。
關鍵詞二:加息
與往年樓市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同,今年上半年,股市相比樓市更“搶鏡”,在“5·30”大跌之前,股市持續飄紅,市場流動性過剩以及全民炒股的不理性成為經濟發展的隱患。為此,央行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分別于3月18日、5月19日兩次加息,其間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調控次數之頻繁、力度之大,均是近幾年之最。
此外,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發行了1.55萬億元特別國債,規模相當于大約9—10次存款準備金率(每次0.5%)。雖然說央行出臺如此密集、全方位的金融政策主要是針對股市異常紅火所反映出來的經濟過熱,但房地產市場仍然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和影響。這種影響被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更多地體現在了消費者的心理層面。由于兩次加息實際上所帶來的短期成本并不大,而長期的心理預警卻是明顯加大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京城樓市的購房需求,特別是投資需求已經受到抑制,這一點從各大代理機構上半年中高檔住宅成交統計數據中明顯可見。
關鍵詞三:行業規范
仔細回顧今年上半年新出臺的政策不難發現,政策指向的矛頭基本上集中在二手市場。事實上,去年,建設部及行業協會就曾經出臺了一系列經紀行業的規范性政策,如明令禁止房地產經紀公司的違規操作、“吃差價”等。但業內人士認為,去年的政策僅是對違規行為進行“糾正”或者是約束,并不能真正杜絕。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今年上半年出臺的針對二手房市場調控的政策明顯有了更強的法律約束力。如1月份,建設部、央行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房地產經紀管理規范交易結算資金賬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及隨后北京市相繼出臺的資金監管、網上簽約、標準買賣合同這三大詳盡并相互配合的文件。
可以說,這些政策的出臺,為二手房交易提供了實質性的操作規范,對整個二手房經紀行業起到了劃時代的意義。而已經在7月1日正式實施網上簽約則標志著,下半年的二手房市場將在一個更加良性、規范的軌道中運行。
關鍵詞四:物權法
3月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權法作為確認財產、利用財產和保護財產的基本法律,對于法律體系的完善、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如物權法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此條打消了老百姓對70年使用期滿后國家回收土地的顧慮,有利于提高購買不動產的積極性。
“鏈家地產”市場研發中心認為,物權法對于房產市場具有深遠的影響;除了70年后自動續期外,還有最直觀的一點,就是物權法為物業稅的開征奠定了基礎,物業稅所帶來的持有成本的增加,都是消費者置業投資所必須面對和重新考慮的,理性的需求無疑對房產市場的平穩發展意義重大。
展望今年下半年的政策方向,除了落實原有政策外,在增加供給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監測開發商執行“90/70”政策的結果;同時落實上半年出臺的一攬子行業規范政策,被視為是更好地控制房價快速上漲的關鍵。而2007年下半年京城樓市又將會出現怎樣的變數,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仰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