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日前公布的《民用建筑節能條例(草案)》(下稱《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已經結束。這表明缺失多年的民用建筑節能激勵和落實機制不久將以立法形式確立。
目前,我國每年新建住宅近20億平方米,有90%以上仍屬于高能耗建筑。據估計,我國的住宅耗能高于國際平均水平3倍以上。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民用建筑節能條例(草案)》正是旨在加強民用建筑節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看點一:
商品房節能將進合同
地段、價位、交通、環境……等往往是消費者購房的重要衡量因素,而今后消費者再買房時會考慮一個節能指標。《草案》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應當向購買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標、節能措施和保護要求、保溫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并在商品房買賣合同和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中予以載明。同時,《草案》明確,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保溫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5年。保溫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保溫工程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內發生質量問題的,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的損失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看點二:
新建筑將分戶安裝熱計量器
據了解,在我國北方地區,建筑能耗的50%-60%都在采暖上,供熱效率將直接影響到建筑能耗的高低。從目前情況看,供熱體制改革進度緩慢,雖然部分新建住宅熱量表已經安裝到戶,但按面積收取暖費的體制沒有根本改變,是造成居民節約用熱意識不強的主要原因。國家開始逐步實施按照用熱量收費制度,使用熱能將像用水用電一樣,按量計費,這勢必大大強化公眾的“節能觀念”,提高供熱效率。從而大幅度降低建筑的能耗,促使居民積極購買節能型住宅。
《草案》中明確,國家積極推進供熱體制改革,完善供熱價格形成機制,鼓勵發展集中供熱,逐步實行按照用熱量收費制度。對于新建建筑節能,《草案》規定,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應當安裝分戶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并安裝分棟或者分戶用熱計量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對于既有建筑節能,《草案》特別明確,“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居住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應當安裝分棟或者分戶用熱計量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
看點三:
限制或禁止使用高耗能的
技術、材料和設備
《草案》規定,國家推廣使用民用建筑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限制進口或者禁止進口能源消耗高的技術、材料和設備。國務院節能工作行政主管部門、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公布并及時更新推廣使用、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目錄。《草案》明確,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不得在建筑活動中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錄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條例”頒布后,建筑保溫材料供應商、太陽能企業和節能燈具制造等三類上市公司會從中受益。
此外,國家鼓勵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采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對具備太陽能利用條件的地區,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單位、個人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供熱系統、采暖制冷系統等太陽能利用系統。
看點四:
開發商違規最高罰50萬
根據《草案》,建設單位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錄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草案》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未向購買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標、節能措施和保護要求、保溫工程保修期等信息,或者向購買人明示的所售商品房能源消耗指標與建筑實際能源消耗不符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這次公布的《草案》明確授予建設主管部門對建筑工程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和處罰權力,有權依法不予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不出具竣工驗收合格報告。如若違反,將對政府部門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反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建設單位處以10萬—50萬元不等的罰款。
《草案》在建立約束懲罰機制的同時,還出臺傾斜性政策予以激勵。《草案》提出,政府應安排民用建筑節能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對建筑節能項目提供支持;國家對民用建筑節能項目實行稅收優惠。
“50萬的處罰有點輕”
“其實,近年關于建筑節能的文件并沒少發,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某機關工作的何女士對《市場報》記者表示。記者了解到,建設部先后批準發布了《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21項重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并先后印發了相關的監督落實措施。但相關部門通過抽查地方落實情況發現,受審項目對外提供的是一套圖紙。實際施工卻是另外一套圖紙,且建筑節能工程各環節之間往往缺乏監管銜接,使建筑市場有節能標準不執行,標準成了一紙空文。建設部門即使發現項目存在違反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也只能發放執法告知書了事。
對于《草案》中“不執行節能規定的開發商最高罰50萬元”的規定,購房者李先生表示,這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并不是很多。因為,節能材料價格比一般的材料要高很多,開發商“鋌而走險”就能夠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他們很有可能在節能材料或設施方面做文章。因此,為避免開發商弄虛作假,應該加大經濟處罰力度,這樣老百姓買節能房子才放心。(王旭輝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