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5日電 11日,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季度報告指出,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達2270億美元,規模居亞洲之首。中國的房貸市場增長迅猛,截至2005年年底已占中國GDP的10%。商業銀行成為房貸市場的主要放貸者,住房公積金作為補充。目前,住房公積金貸款占房貸市場的比重約12%。
今日出版的《中華工商時報》載文指出,有一個龐大的苦不堪言的“房奴”群體,自然就對應著一個數目龐大的房貸市場;高達2270億美元的房貸,所遮蔽的,是比天還高的房價。因此,當“房奴”已經作為一個“新新人類”客觀存在,甚至不少讀者就是其中之一分子,并且為了每月的還貸而終日奔波的時候,當房價早已經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并且在歷經幾次“宏觀調控”之后,依然居高不下、一路攀升的一個現實景況之下,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達2270億美元,規模居亞洲之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如某些房地產商所言,“房奴”有病是“自作自受”的話,那么,中國房貸市場亞洲第一這個名號其中所蘊涵的金融風險,卻是無可回避的。報道稱,截至2005年年底已占中國GDP的10%,這個比例現在看來是相當大的。比例大,“影響”就大。央行12月7日發布《2006年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在房價攀升和房地產信貸規模較大的情況下,需關注房地產市場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如果房地產價格出現大幅下跌,銀行自身持有的房產抵押價值將會降低,進而影響到房地產的信貸投放,而這將推動房地產價格更大幅度的下跌,從而引發金融風險。
所以,現在看來,金融風險與房產泡沫,真的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兩只螞蚱。如果房價大降,就可能引發金融風險,而如果不對過高的房價進行調控,那么這個“亞洲第一”的基數,有可能在“2270億美元”的基礎上繼續瘋漲,繼續盤剝百姓的“工資折”。如何既讓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從而最大程度地防范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從而實現抑制房價與防范風險的雙贏,從而解救這拴在一根繩子上的兩只螞蚱,將取決于公共管理部門的管理智慧和制度設計的藝術。
文章指出,總之,中國房貸市場“亞洲第一”這個“名號”,讓我們感到沉重。畢竟,承載它的,是那些不得不買房子的百姓;支撐它的,是老百姓手里那捉襟見肘的“工資折”。當98.09%的房奴有“病”,當房貸已經占到GDP10%的高比例,當房價之高讓大部分社會成員都苦不堪言,當“2270億美元”壓得大多數國民都氣喘噓噓,當這個“亞洲第一”成為一個民生負擔的時候,公共管理部門正視其中潛藏的社會風險,并通過一定制度設計和公共政策,把這種風險化解到最低的程度,從而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命題。(石子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