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6月30日電 (記者 鄭瑩瑩)狀若蒲公英的英國館、“紫蠶島”日本館、造型如木船的馬來西亞館,上海世博會呈現的建筑豪門盛宴,引發世界各地建筑師“取經”。中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6月30日在上海指出,吸取這些世博建筑精華時,要防止“食洋不化”,綠色、美觀、經濟等建筑理念的追求并非簡單的拷貝。
仇保興是在此間舉辦的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暨國際建筑論壇上作出如上表述的。他表示,上海世博園內的建筑都非常漂亮,在視覺上具有巨大的沖擊力,但這些建筑并非都能適應現實需求,也并不全都符合生態建設標準。
他指出,對中國而言,目前面臨緊迫的能源危機和碳排放危機,所遴選的最佳建筑實踐范本需重點關注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不僅如此,在仇保興看來,即便是綠色模板也需中國本土化,氣候環境不同,綠色建筑范本也需相應改善。
他指出,中國一些城市盲目套用外國“綠色建筑藍本”,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后世博”的“取經”需要避免這個誤區。
記者發現,其實,在上海世博會首創的城市最佳實踐區,不少案例已悄然“入鄉隨俗”。
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總規劃師唐子來在30日的論壇上介紹說,該實踐區內不少參展案例均通過“二次設計”進行了百分百的本土化。如德國漢堡案例在原型上進行了節能效果的提升,節能效果趕超漢堡當地的任何一個建筑物。在倫敦案例中,同樣進行了本土化“過濾”,通過100%采用中國的材料和設備,建筑師想傳達的不僅是零碳建筑和低碳建筑的可行性,更強調這種節能案例在中國的可推廣度。(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齊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