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攬儲大戰也波及到了外幣存款,不僅如此,連外資銀行也加入“戰團”。近日東亞銀行宣布提高個人小額外幣存款利率優惠,其中一年期美元與港元存款最高給出了2.4%與2%的利率,比同業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左右。業內人士認為,根據銀監會對各銀行的存貸比劃定的紅線是:在6月底達到75%,外幣存款亦是如此,因此,提高利率攬儲是最直接的方式。相比之下,各股份制銀行給出的利率稍高一些,浦發、民生、招行等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都在1.25%左右。
理財產品變身儲蓄存款
除了通過加大優惠力度等這些非常手法吸引儲戶存款外,與存款掛鉤的理財產品、信托,甚至貨幣基金等也都變身成為各大行吸收大額存款的重要途徑。
“今年初與我們合作的銀行就嚴格要求,新帶來客戶的資金要全部存入他們銀行進行托管,以前每月至少要有20個客戶來開戶或者存款,現在要求更高了。”一位在國有大行駐點的證券公司人員介紹說。
不僅證券公司人員得到銀行“拉存款”的授意,銀行的客戶經理更是將理財產品作為重要吸儲來源。上述張先生收到的其中一條短信來自深發展,其最新人民幣信托計劃于7月1日起銷售,期限2年(滿12個月可以提前還款),以100萬、300萬和500萬為界,年化收益分別可達8.5%、9.5%和10%。
同樣,以理財產品為攬儲利器的還有交通、招商、興業等銀行。興業銀行專門針對500萬元以上的資金客戶,開發了預期年化收益率達2.88%的理財產品,且3天即可贖回;交行推出的“得利寶·沃德添利”理財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3.1%;招行發行的“金葵花”節節高升―安心回報人民幣90號理財計劃投資期限為7天,預期年化收益率也有3%……
一些銀行則采取了變通的辦法,在同一個賬戶上開設兼具活期存款和通知存款的功能。以交行的“雙利理財賬戶”為例,如果在賬戶內存款11萬元,客戶可設置一個預留額1萬元,剩下的10萬元作通知存款。這樣,1萬元按活期利息計算,隨用隨取,而10萬元則以7天為一個周期,按通知存款1.35%復利計息。建行也會在客戶存入數百萬元的同時,建議客戶再購買一些穩健型理財產品,以保證客戶除了存款利息之外還有較好的收益。
為了爭奪客戶和更多將理財資金轉為存款,銀行發售的長期理財產品明顯下降,短期理財產品增多。據銀率網統計,5月份期限在6個月以內的短期產品發行581款,環比略降,同比增加,但1年期以上的長期產品發行量創下新低,當月共發行8款,環比降幅70%。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向客戶推薦理財產品,這對于存款的好處是,一是可提前歸集客戶資金到該行賬戶,二是產品到期后,部分客戶可能將理財資金留存在該行變為存款。另外,作為給出高收益率的代價,銀行會要求客戶購買該理財產品時,資金來源須“結構化”,除使用該行賬戶資金外,還得搭配拿出他行賬戶資金購買該產品。
銀行瘋狂攬儲在帶來短期理財產品增多的同時,帶來的另一個連鎖反應是,貨幣基金遭大額贖回。由于資金緊張和保證存貸比75%的要求,6月下旬部分銀行為大資金開出了1個月年化收益超4%的優厚條件。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透露,近來頻有貨幣基金的機構客戶被銀行拉走,貨幣基金一天上10億的凈贖回也曾發生過。“央企財務公司、信托公司手里有不少可以動用的短期資金,現在銀行缺錢,開的價格又高,他們肯定愿意倒倒手。” (石俊)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