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外資銀行全面進入中國市場已經過去4年,不過,由于外資銀行大多沒有發布單獨中國區分支的財務報告,其經營狀況一直頗具神秘色彩。近日,在華外資銀行首度公開了2009年相關經營數據,畢馬威會計事務所分析師對這些數據進行了統計和整理,數據顯示,在華外資銀行去年利潤普遍出現下滑。
“畢馬威版”外資行業績數據出爐
根據畢馬威最新發布的《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在華經營的外資銀行2009年利潤同比大幅下挫,其中匯豐在華利潤降幅達到60%,截止目前,匯豐在中國有100多家營業部,其總資產規模在所有外資銀行在華分支中居首。
報告顯示,2009年,匯豐集團在華實現稅后利潤7.18億元,較2008年下挫60%;渣打銀行在華利潤下降34%,至4.23億元。摩根大通在華利潤下降21%,至6600萬元。花旗集團等少數在中國擁有分支機構的外資銀行沒有公開相關數據。
在這樣“慘淡”經營業績的映襯下,是國內銀行同期盈利普遍出現兩位數的增幅。2009年,工行利潤大增16%至1286.5億元人民幣;建行利潤增長15%至1067.6億元人民幣。而2010年上半年國內銀行交出的成績單更為優異: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實現凈利潤849.65億元; 建設銀行實現凈利潤708億元,五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凈利潤總和達到2762億元。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利潤平均增長逾4成。
這與2006年,外資銀行全面進入中國時,市場高呼“狼來了”形成鮮明對比。根據央行今年上半年發布的《2009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中顯示,截至2009年末,外資銀行在中國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占比,已經由上年末的2.16%下降到1.71%,這個數據已是連續兩年下降。
外資行質疑數據準確性
渣打銀行的一位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了解畢馬威這份報告根據什么來計算的,“近幾年來隨著網點、業務量的增加,我們在中國的業績實際上一直是在增長的”他表示。 據了解,畢馬威報告中涉及的數據僅囊括外資銀行在華分支機構,不包括這些銀行對中國金融機構的投資收益或者為中國公司海外上市承銷所得收入。
一位業內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單獨把外資銀行在華分支的業績拿出來做比較其實并不全面。他表示,部分外資銀行的投行業務承銷收入、對中國國內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投資收益是很可觀的,其盈利可能大大超過已披露的業績。
不過上述分析師也表示,現階段商業銀行業務中最賺錢的依然是存貸差收益,與中資銀行相比,外資銀行明顯處于競爭劣勢。不過,外資銀行的資產質量普遍高于國內銀行,數據顯示,外資銀行不良資產率相對小于國有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畢馬威會計事務所的報告顯示,外資銀行在中國擁有的國內存款仍然十分貧乏,部分原因是建立零售網絡速度慢。一位外資銀行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中資銀行的網點擴張速度是外資銀行無法比肩的。“我們可能一年才能開幾家,沒有網點的支持,業績也難以得到很大提升。
另外,根據銀監會的要求,外資銀行在明年年底之前存貸比需達到75%,而已經披露的數據顯示,截止09年末大部分外資銀行的存貸比都在這一數值之上。(記者 吳婷婷)
參與互動(0) | 【編輯: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