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9月份非農就業數據的公布,近期美元指數再次回到77關口,創下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點。同時,包括日本、歐洲和亞洲各經濟體紛紛有意干預匯市,以避免本幣升值過快。對此,有分析認為,各國應努力提振市場信心并謹慎保持匯率穩定,而不是過度討論子虛烏有的所謂“貨幣戰”,以免加劇市場對外匯市場的緊張情緒。
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了備受市場矚目的9月非農就業報告,美國經濟的硬傷——就業市場并未獲得改善。數據同時顯示,美國9月失業率為9.6%。由于這是11月初美聯儲利率決議前的最后一份非農就業報告,分析人士將其視作影響美聯儲利率決議的重要因素,并在數據公布后紛紛表示美聯儲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的幾率有所增加。
弱勢美元預期在外匯市場得到充分反映。上周,美元指數五連陰,并創出1月份以來新低76.92。非美貨幣方面,歐元/美元周內創出2月份以來新高1.4022,英鎊/美元亦創出2月份以來新高1.6017,澳元/美元則創出1982年以來新高0.9916,美元/日元刷新15年低點81.74,美元/瑞郎創紀錄低位0.9554,美元/加元創4月份以來新低1.0061。
世界各地對于避免貨幣競相貶值的呼聲與日俱增,因此對于各國是否會出乎意料地針對匯率議題采取協調行動,投資者保持警戒。
由于近期匯率問題已成國際關系敏感問題以及引發全球緊張態勢的源泉,此次IMF年會主要聚焦匯率問題。與會的大部分經濟學家與政策制定者紛紛警告全球匯率戰爆發風險。事實上,由于歐美國家經濟增幅放緩導致巨額游資流向印度、墨西哥與韓國等發展較快的新興經濟體,并令本國貨幣升值壓力增大,日本、巴西與其他部分國家已開始努力行動限制本國貨幣升值。
顯然,本次匯率摩擦的關鍵在于美聯儲的量化寬松預期。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美聯儲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的道路已經鋪平。美聯儲的政策預期很可能不會改變,雖然美聯儲內部就合適的政策途徑存在分歧,但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以及大多數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投票委員都希望采取更多措施。
不過,也有美聯儲委員公開表示,要打消市場量化寬松預期。美國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最近表示,隨著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減少,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在11月的會議上將難以決定是否實施新一輪的量化寬松。(張若斌)
![]() |
【編輯: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